詩歌·詩經·小雅《節南山》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師。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 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昊天不傭,降此鞠讻。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
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 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 既夷既懌,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誦,以究王讻。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西周末年,周幽王朝政腐敗,貪婪殘暴,天災人禍相繼而至。據《史記·周本紀》說:“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幽王還寵幸褒姒,荒淫誤國。結果是“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小雅·正月》)。這樣,當時的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都必然尖銳異常。對于朝廷的政治混亂和統治者的罪惡行徑,引起人們強烈的不滿和反對,怨憤和斥責。形諸歌詠,便產生了許多嘻笑怒罵各具特色的政治諷刺詩篇。它們是對“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毛詩序》)的社會沒落現象的深刻揭露和詛咒。這類政治諷刺詩,僅在《詩經·小雅》中就有《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弁》、《巧言》、《巷伯》以及《北山》等篇。這些詩篇,大都是貴族士大夫階層中不滿現實的有識之士所創作。它們取材廣泛,內容深刻,風格潑辣,語言犀利,充分表現了對周王朝黑暗統治的嚴正立場和批判精神。我們選析的《節南山》是思想和藝術都結合得好的代表作品。
《毛詩序》說:“《節南山》,家父刺幽王也。”詩中揭露了幽王昏庸無道,不恤下民,“不自為政,卒勞百姓”的黑暗現狀。重點在于揭露幽王任用壞人,為非作歹。刺的直接對象則是太師尹氏。這個尹氏,位居三公,大權在握。但他持政不平,結黨營私,致使“喪亂弘多”,天怒人怨。但人們又只能“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可見其罪惡統治的嚴酷程度。此詩作者卻以一個大夫的身份甘冒災禍,敢于將犀利的筆鋒直刺太師尹氏及其后臺幽王,而且決不隱姓埋名,竟然直言不諱地宣布:“家父作誦,以究王讻。”也就是作歌目的在于追究幽王任用腐敗官僚的惡性事件。這樣有膽有識,指斥時政,對時代癥結和社會弊端痛下針砭,是何等愛國憂民的情操和無私無畏的精神。
《節南山》全詩十章。首章說師尹地位顯赫,本應如終南山一樣為萬民所瞻仰。可是他竟施行暴政,不顧國計民生,人民在高壓政策下只能憂心如焚,已到了“不敢戲談”,亦即到了不敢談論政局國事的地步。這和《國語·周語》所記載的周厲王殺人“彌謗”,國人莫敢謗王,只能“道路以目”相類似。這也就成為朝政崩潰國將不國的前兆了。二章說師尹持政不平,招致天怒人怨。雖然“喪亂弘多”、“民言無嘉”,也就是百姓遭受涂炭,對政局沒有好評。可師尹卻一意孤行,不知悔改。三章說師尹肩負重任,舉足輕重,是國家的柱石(氐),政權的天平(鈞,秤),理應維系四方諸侯,盡力輔佐天子,不使人們迷路。言外之意是師尹未能盡職盡責,喪失民心。四章轉而指責幽王:不躬親庶政,得不到庶民的信賴;不選拔賢才(君子),卻任用小人,而且唯親戚(姻亞)是用。五章先說一切災難都是從天而降,但接著又指出:只要任用賢才,執政公平,災難就可清除,民怨就可平息。六章說禍亂日增,民不聊生,而幽王卻不親理政事,讓國家權柄旁落在小人手中,終于苦了百姓。七章是詩人痛心自述。面對黑暗現實,四顧茫然,無處可去施展才能。八章說師尹喜怒無常,他忽而作惡發怒,像支長矛要行兇殺人;忽而息怒高興,又像賓主那樣與人相互進行敬酒。九章說時政弄到“我王不寧”的地步,罪責在師尹,可師尹不但不改邪歸正,反倒怨恨勸誡匡正他的人。末章是詩人表明了作詩的目的在于追究幽王任用惡人的責任,希望他良心發現,翻然悔悟,以有利于天下萬邦。
這首詩的作者能夠正視現實,堅持正義,自覺地以詩歌為批判的武器,像擲出的匕首和投槍那樣刺向了周王朝最高統治階級。詩人義正辭嚴,毫不留情,暴露了宗周崩潰前夕的黑暗統治,鞭撻了誤國害民的官僚集團。更為可貴的是,詩篇在暴露幽王和師尹罪惡統治的同時,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愛國憂民的知識分子的自我形象。能夠暴露黑暗政治,譴責腐敗現象,表現了下級大夫對上級官僚的怨刺,在那等級森嚴的統治社會里還是難能可貴的。這在客觀上表明:周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越來越不得人心,他們的統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宗周社會已是風雨飄搖,面臨垮臺,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因此,這不但是一篇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而且具有明顯的歷史文獻價值。
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政治諷刺詩的特點。全篇筆鋒自始至終帶有感情色彩,恩怨不混,愛憎分明。全詩雖有十章,卻仿佛一氣呵成。歷數幽王和師尹的鬼蜮伎倆,給人以痛快淋漓之感。詩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自然熨貼。前兩章雖和民歌慣用的重章疊句相似,但已并不像民歌那樣形式簡單,風格質樸,而是語言修飾較多,詞匯也比較豐富。所用比喻如“維周之氐”、“秉國之鈞”等,所用疊字如“巖巖”、“赫赫”、“蹙蹙”等,也都恰切精當富于表現力。詩還采用了排比句式和對比手法。如連用“弗”字和連用“昊天”和“君子”領起的詩句,如此揭露矛盾,針砭時政,便增強了藝術的表達效果,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節南山》無論在思想或藝術方面都堪稱《詩經》中的文人佳作。
上一篇:小說·劉鶚小說《老殘游記》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張籍詩《節婦吟》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