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李蔚如·贈友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學書學劍兩不成,飄零湖海一身輕。①
拼將傲骨撐天地,剩有靈犀照古今。②
雪冷巴山人易老,春回歇浦我消魂。③
何日得掃單于幕,立馬燕然擬勒銘。④
【注釋】 ① “學書”句: 《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后世常用此典感嘆學無所成。②靈犀: 犀牛角,舊說犀牛是靈異之獸,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李商隱 《無題》詩有 “心有靈犀一點通”之句。此借指為 “心”。③歇浦: 黃浦江,代指上海。消魂: 因過度刺激而神思茫然。極度歡樂或悲傷皆可言消魂。④單于: 匈奴君長稱單于。幕: 營帳。“單于幕”代指清王朝。燕然: 燕然為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杭愛山。勒: 刻。銘: 此指紀功的碑文。東漢時車騎將軍竇憲等追擊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回。事見 《后漢書·竇憲傳》。
【鑒賞】 這首詩作于1909年春,時當辛亥革命前夕,是寫給同鄉(xiāng)摯友同盟會員汪錦濤的,故以 《贈友人》為題。詩中抒發(fā)了獻身革命、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是自勵,也期與友人共勉。
首聯(lián)回顧自己早年的生活。“書劍無成”,既是自謙語,也含有事業(yè)未成的感慨。作者剛步入青年時就遠離故鄉(xiāng),出川求學,后又東渡日本,尋求報國途徑,“飄零湖海” 即概括了這一經(jīng)歷。“一身輕”三字,恰當?shù)乇磉_了一位脫開家庭羈絆和個人得失的熱血青年的心境,可謂語淺而意深。
頷聯(lián)直抒胸臆,道出獻身革命事業(yè)的宏偉志向。為了推翻封建王朝,開創(chuàng)新的天地,作者甘愿拼舍一己之軀,惟存耿耿丹心為歷史增添一分光彩。“剩有靈犀照古今” 一句由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之語化來,充分展示出這位當時的同盟會員的高遠情懷。
頸聯(lián)以自然景象喻示社會形勢,抒發(fā)了對革命高潮的渴盼之情。“雪冷巴山”暗示盤踞四川的反動勢力對革命黨人的血腥鎮(zhèn)壓,“春回歇浦”喻指同盟會員云集上海等地,革命形勢如火如荼。作者因戰(zhàn)友蒙難而傷心憔悴,為革命風暴即將掀起而欣喜忘情,“人易老”、“我消魂”二語對仗雖欠工穩(wěn),然而抑揚有致,愛恨分明,讀來十分感人。
尾聯(lián)展望前程,進一步申發(fā)了推翻清廷統(tǒng)治,為革命建功立業(yè)的心愿。“掃”字下得極有分量,表明了徹底清除封建制度的決心; “立馬燕然”一句豪情勃發(fā),充滿斗爭必勝的信念。詩章在高昂的旋律中終結,而余響鏗然,令人振奮。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寫下這首詩不久,便返川參加辛亥革命在重慶的起義,以實際行動實踐了詩中的誓言。
文章作者:林心治
上一篇:愛國詩詞《柳亞子·自題磨劍室詩詞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于右任·過臺灣海峽遠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