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念奴嬌》
我來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懷如豁。①誰著危亭當此處,占斷古今愁絕。②江勢鯨奔,山形虎踞,天險非人設。向來舟艦,曾掃百萬胡羯。③ 追念照水然犀,男兒當似此,英雄豪杰。④歲月匆匆留不住,鬢已星星堪鑷。云暗江天,煙昏淮地,是斷魂時節。欄干捶碎,酒狂忠憤俱發。
【注釋】 ①牛渚(zhu):山名,在今安徽當縣西北,下臨長江,其山腳突入江中處,名采石磯,為長江最狹之處,形勢險峻,自古為南北戰爭必爭之地。②危亭:即燃犀亭,在牛渚山上。參見④。③“向來”句:寫當年著名的“采石磯大捷”。據《宋史·虞允文傳》載,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四十萬大軍南下攻宋,直抵長江,宋虞允文至采石犒師,激勵將士奮勇迎擊,以泥鰍船猛沖金船,大獲全勝,完顏亮轉至瓜洲,為部將完顏之宜等所殺。采石之戰,有力地阻止了金兵的南侵。④照水然犀:用溫嶠燃犀角以照水妖的典故。《晉書·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怪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后人常用“燃犀”形容洞察奸邪,并把溫嶠視為勇于除奸的英雄,并在牛渚山上建燃犀亭以為紀念。
【譯文】 我來到牛渚山,試登臨憑覽,一片郁結的客里襟懷,頓然開展。是誰建此高亭矗山巔,占斷古今天險,令登覽者愁腸欲斷?江水滾滾如鯨奔,山形巍巍似虎蹲,天險自是天造成。當年這里舟艦縱橫,曾掃百萬胡羯兵。
追念晉代溫嶠,曾于此地燃犀照江除水妖,男兒生當如此做英豪。歲月匆匆留不住,鬢發星星人已老。烏云籠罩著萬里江天,風煙迷蒙于淮河兩岸,正是傷心時節魂欲斷。捶碎欄干,把酒狂和著忠憤,一齊灑向江天。
【總案】 吳淵曾積報從事抗金事業,是當時南宋統治集團中一個頗有才略與作為的人物。此詞寫詞人登臨牛渚山之所見所感。上片寫登臨牛渚危亭,俯瞰長江勝景,追念當代的抗金英雄業績,客心如豁,壯懷激烈。下片則追憶古代的英雄人物,抒發流年風雨,英雄失路,報國無門的一腔忠憤愛國之情。全詞緊緊關合著牛渚山所特有的天險勝景和歷史典故,即景抒情,融情于景,撫今追昔,吊古傷今,既使筆下的自然景物也一一跳蕩著詞人的脈搏與生命,又使山川與歷史融為一體,流露出深沉的歷史感與時代感,將愛國憂憤之情表達得跌宕起伏、含蓄深邃,頗具辛棄疾愛國詞篇豪邁雄渾、悲壯蒼涼的風格特征。
上一篇:姜夔《念奴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陳郁《念奴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