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鄧雅聲·霜匣龍吟劍氣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霜匣龍吟劍氣寒,斬蛟殺虎不辭難。①
些些身外都閑事,晴美風雪一例看。
【注釋】 ①霜匣:形容劍匣明亮如霜。蛟、虎: 喻指反動勢力。
【鑒賞】 此詩作于1925年,當時,孫中山領導的 “護法運動” 和第一次北伐相繼失敗,國民政府于1925年召開一大,確立 “三大政策”,然而孫中山卻于1925年3月不幸病逝。就在孫中山的喪禮期間,南京路上“五卅慘案”發生了,同年9月,國民黨的重要領導人廖仲愷被右翼分子槍殺。在對孫中山 “三大政策”一直不滿的蔣、汪為首的右派分子的喊殺聲中,聞一多進著血淚喊道:“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面對如此動蕩、丑惡的社會現實,鄧雅聲卻毫無怯意。
“霜匣龍吟劍氣寒”,開篇借用神話且氣度不凡: 已聞寶劍作響,如龍長吟;更感劍氣森森,透人筋骨。詩一開篇便威風凜凜。“斬蛟殺虎不辭難”,作者繼續借用神話,表面是說鏟除惡獸鬼怪而不辭萬難,實質是將森森的劍氣直指丑陋、陰險、狡詐的反動派。由此可見詩人對破壞革命、屠殺進步人士的反動軍閥及帝國主義的深深仇恨,同時也表明詩人對革命事業的耿耿忠心。“些些身外都閑事”,除了革命,除了同反動派斗爭到底,一切都是無足輕重的,哪怕是熱血與生命。“些些”、“都”、“閑事”,何其自然! 真正的革命者是用不著自我標榜的。“晴美風雪一例看”,不管你搞什么屠殺、暗殺,或者誘以高官、金錢,對于我,對于所有的革命者,那都是一回事,這又是多么坦然! 然而這卻是何等博大的胸襟——沒有對革命事業百倍的信心,沒有為革命甘拋頭顱的勇氣——誰能有這樣的胸襟!鄧雅聲用行動表明這一切均非沽名釣譽之語,他站在了革命斗爭的前列,用生命譜寫了這戰斗的檄文!
文章作者:胡思成
上一篇:愛國詩詞《康有為·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戴復古·頻酌淮河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