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道清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夜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路長。
薛濤
《送友人》這首七言絕句,情景交融,意蘊深厚悠遠。一、二兩句既是景語也是情語;三、四兩句則集中抒情。前兩句交代了環境,點出了時令特征:在秋霜初降的水澤渡口,蘆葦上凝結了冰冷的霜露,月下的山色更顯得蒼蒼茫茫,透出寒意,正所謂“山色朝暮之變,無如春深秋晚”。面對這月下蒼山,令人頓生凄愴之感。至此,作為審美主體的讀者的離情別緒,油然而升。與友人千里之別就在今天這個月夜,今后與友人的相聚只能在杳遠而縹緲的朦朧的夢中了。
《送友人》的“朦朧”性,就在于“友人”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使友情升華為普遍的品格。薛濤的交往是頗為廣泛的,她與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孤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張祜等名士二十余人交游。作者與眾名士的交往,多從藝術出發;諸名士也是慕其詩名而往來。《宣和書譜》言其“以詩名當時,雖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風致”。薛濤(是一位“不以聲色事人”的樂妓)與友人的情誼是美好而真誠的,“離夢杳如關路長”傾吐的正是“真相知”間的肺腑之言。這是現實與想象的巧妙結合。
本詩藝術上的重要特色之一是語淺而情深,調婉而神秀,情景交融,渾然天成,獨具風韻;它與一般文人雅士的送別詩作迥乎不同。本詩的第二個特點是,字里行間充盈著一種悲劇美。它恰象一位含情脈脈披戴著面紗的窈窕少女,通體洋溢著一種朦朧美。
上一篇:秦觀·踏莎行
下一篇:何其芳: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