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明堂
春草萋萋春水綠,對此思君淚相續。
羞將離恨付東風,理盡秦箏不成曲。
姚月華
這首詞的作者姚月華,是唐代人。她少年失去母親,便隨父親居住在揚子江畔,后與書生楊達相戀,雙方以詩詞互相贈答。現僅存她所作詞四首。
這首詞《名媛詩歸》題作《古怨》,《全唐詩》題作《怨詩寄楊達》。可見它與前首詞相同,仍寫詩人與楊達的愛戀之情,而詞中的內容,正如以上兩詩所標記的,離不開一個“怨”字。
“春草萋萋春水綠,對此思君淚相續。”春天來了,在這鳥語花香的美好季節,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情思。女詩人面對這萋萋的春草和綠油油的春水,想起了離別的戀人楊達,淚水就不斷地掉下來。古人評價此詞說:“‘對此思君淚相續’句,相續,非淚續也,思相續耳。思足以制淚,淚盡則更復相思耳。”(鍾惺《名媛詩歸》卷十)這個分析當然很精當,但“淚相續”與“思相續”并不矛盾。“思相續”是“淚相續”的前提;“淚相續”是“思相續”的表現。“淚”有止的時候,而“思”是不會停止的。
“羞將離恨付東風,理盡秦箏不成曲。”年輕的女詩人思念情人楊達,委實苦悶極了。她心煩意亂,只好羞答答地將離愁別恨付之東風,希望通過它傳給楊達。詩人即便花最大的力氣去彈奏秦箏,也彈不出一個像樣的曲子,讓楊達知道她對他的思念之深。詩人就是這樣用形象性的描寫來表現她對楊達的思念,簡直到了神魂顛倒,無法排遣的地步。
王夫之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煙云泉石,花鳥苔林,金鋪錦帳,寓意則靈。”(《齋詩話》)這首詞的意境,頗耐人尋味。藝術家總是把所要表達的內蘊留在畫外,留在弦外,留在文字的背后。那畫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字之外的深情,比之訴諸文字上面的要巨大得多。讀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審美過程,體會到本詞的美學價值。
上一篇:王明堂《銀燭清尊久延佇,出門入門天欲曙》原文|鑒賞
下一篇:王明堂《>與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經年對離別》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