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火候”
火候還須釜上蒸,脫胎換骨始為能。
頓開風致明詩眼,會掃涓埃斷葛藤。
十載埋頭求出處,一朝偕味省傳承。
文章只許滄桑得,漫興神通識少陵。
火候者,烹飪術語,所謂火力大小、時間長短也。烹飪時,食材、調料、刀工固不可缺,然而諸事咸備,無火候,亦不成佳肴。是以,火候乃加工之要,廚藝之本也。
中餐西餐不同。西餐火候多量化。微波爐、電烤箱,均配計時計溫標識;食材、調料、斤兩,亦天平約之,可按圖定制,了無差訛。中餐不然,個中環節,多不能量化。非但調料少許、若干、適量,每使初學者茫然無措,且火候之辨,端緒愈犯,得失之際,只在一心,幾不可言傳,此中國文化之一大特色也。蓋中國文化之高深處,忌量化,尚直覺,重踐履,諱虛喙。烹飪如是,工藝如是,其詩尤其如是。
蓋閱歷經驗,詩之食材;前賢經驗,詩之調料;裁剪搭配,詩之刀工。三樣齊備,火候不濟,亦不成詩。
所謂詩之火候者,即素材、閱歷、詩情、才志之激發感生也。激作情志,發為心聲,感于境遇,生成風致,其工臻造化,韻葉神明,非可言傳,惟魚在水,冷暖自知。
少陵稱庾信文章老更成,蓋因其暮年詩賦動江關。庾信早年詩風濃麗,濫觴宮體,與徐陵方駕,詩作纖巧俗艷乏善可陳。然中年流落江北,雖名高爵顯,然迭經喪亂,滄桑遍染,鄉思繞腸,煥然詞章,動鄉關處,即少陵所謂火候成處。趙翼所謂賦到滄桑句便工,亦從滄桑見火候。或可見,滄桑洗染,其詩家火候之薪歟?
上一篇:略說“滄桑”
下一篇:略說“返虛入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