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祗遹
木蘭花慢·贈歌妓
話興亡千古,試聽取,是和非??。愛海雨江風,嬌鶯雛鳳,相和相催??。泠泠一聲徐起,墜梁塵、不放彩云飛??。按止玉纖牙拍,細傾萬斛珠璣。
又如辯士遇秦儀,六國等兒嬉。看捭闔縱橫,東強西弱,一轉危機。千人洗心傾耳,向花梢、不覺月陰移。日日新聲妙語,人間何事顰眉?
上片首先從“唱”的方面去進行描摹與渲染。“愛”字領起三句,總寫其唱腔給人的剛柔兼濟的感受,“海雨江風”與“嬌鶯雛鳳”,分別為兩類不同的聲響效果,一豪放,一婉柔;一壯闊,一纖美,這兩種風格在演唱中卻又能相互和諧相互生發。聲音雖看不見,但作者喻之以可見可感的生動形象,便有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效果,下面的描寫作者采取的也是這種取譬擬聲的手法。
“泠泠”二句著重摹寫歌者聲腔的高亢嘹亮。“泠泠”,形容歌聲的清脆悅耳。“墜梁塵”形容音樂聲美,以表現歌妓一展歌喉,聲振入云而扣人心弦的情景。“按止”二句主要從節奏的和美明快角度來表現歌聲的動聽。“按止”,按節拍。“牙板”,以象牙制成的拍板,歌者演唱時用來按節拍。用其它材料制成的精美拍板有時也稱牙板。
“又如”句換頭仍然用比,但此處取譬已與上片描寫音樂的內容不同。蘇秦、張儀是歷史上有名的雄辯之才,顯然這里用其事是從歌妓“說話”口才的角度著眼的。詞中所謂“縱橫”、“東西”即指當時這種斗爭形勢。“捭闔”,猶言開合,指分化和拉攏。作者在詞中用“秦儀”之事,特別著意于兩點,一是其視“六國等兒嬉”的舉重若輕;一是其“捭闔縱橫”的變幻多端。在對“秦儀”雄辯之才的描述中,說話人的爐火純青的表演技巧已畢現無遺。由此不難想見,那千古興亡之事在說話人那里好似信手拈來,猶若千軍萬馬,一由我任意驅使;天下大勢在說話人口中跌宕起伏,極盡變幻,如挽狂瀾于既倒,可化腐朽為神奇。
以上描寫主要是從正面設譬夸贊歌者唱與說的藝術技巧,至此詞人意猶未盡,又于篇末三句從側面落墨,寫聽者的感受與反應。結尾二句,收攏全篇,先以“新聲”與“妙語”總贊歌妓的表演,然后以一反詰語突出作者的激賞之意。“顰眉”,皺眉。在詞人看來,每日聽到如此“新聲妙語”,人間還有什么煩惱不能擺脫呢?
上一篇:任詢《浙江亭觀潮》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趙雍·水調歌頭》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