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古詩《飲中八仙歌》表達了什么意思?
知章騎馬似乘船①,眼花落井水底眠②。
汝陽三斗始朝天③,道逢曲車口流涎④,
恨不移封向酒泉⑤。
左相日興費萬錢⑥,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圣稱避賢⑦。
宗之瀟灑美少年⑧,舉觴白眼望青天⑨,
皎如玉樹臨風前⑩。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注釋】
①知章,即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嗜酒,性放達。似乘船,形容他騎在馬上的醉態,搖搖晃晃。②眼花,醉眼昏花。③汝陽,汝陽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杜甫居長安時,做過他家的賓客。朝天,朝見天子,入朝。④曲車,酒車。涎(xián):口水。⑤移封,改換封地。酒泉,郡名,即今甘肅酒泉,傳說城下有泉,其味如酒,故名。⑥左相,李適之。天寶元年(742)任左丞相,天寶五載四月,為李林甫排斥而罷相,七月貶為宜春太守,到任后服毒而死。⑦李適之罷相后,曾賦詩云:“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樂圣,嗜酒。古稱酒之清者為“圣人”,酒之濁者為“賢人”。⑧宗之,崔宗之,開元初吏部尚書崔日用之子,官右司郎中,與李白交情深厚。瀟灑,灑脫無拘束。⑨觴(shānɡ),酒杯。白眼,《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黑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這里借用以寫崔宗之兀傲不羈的氣質。⑩玉樹臨風,形容醉后搖曳之態。宗之瀟灑,風姿秀美,故以玉樹為喻。?蘇晉,開元年間,任戶部、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開元二十二年(734)卒。長齋,長期齋戒。繡佛,用彩色絲線繡成的佛像。?逃禪,有兩義,一是逃出禪戒,一是遁世而參禪。此處指前者,“逃”有背離意。?四句寫李白飲起酒來,才思敏捷,酒醉之后,連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據記載,李白初至長安,玄宗召見,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李白尚與飲徒醉于市。又說,玄宗泛舟白蓮池,召李白前來助興,時白酣醉于翰林院,高力士扶以登舟。李白嗜酒,時人號為“醉圣”。這四句集中刻畫醉中李白形象:斗酒百篇,言其才思敏捷;眠于長安酒家,言其豪邁不拘于俗;天子呼不上船,言其醉甚,須扶之也;酒中仙,即酒仙,言其嗜酒如命——醉中的李白,既具“酒神”精神,又有傲岸風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形象。?張旭,著名書法家,善草書,有“草圣”之稱。《新唐書·張旭傳》:“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李頎《贈張旭》:“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焦遂,當時善飲者。卓然,神采煥發貌。驚四筵,使四座的人為之驚嘆。筵席分四面而坐,故稱“四筵”。
【評析】
盛唐的賀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等八人,均以豪飲著稱,故戲題為“飲中八仙”。據新、舊《唐書·李適之傳》及《玄宗紀》,適之罷相在玄宗天寶五載(746)四月,則此詩最早亦必作于五載四月之后,時杜甫初至長安。全詩借用漢代品評人物的謠諺形式來寫歌行,結構特別,句句押韻,一韻到底,且多押重韻,前后沒有起結;內容并列地分寫八個人,筆墨多寡不一,八人醉態各具特點,但都性格鮮明,如中國畫中的條幅。
上一篇:杜甫的古詩《望岳》表達了什么意思?
下一篇:杜甫的古詩《高都護驄馬行》表達了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