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寒雁
五原分袂真胡越,燕拆鶯離芳草歇。年少鶯花處處春,北邙空恨清愁月。
王麗貞
《太平廣記》中,記載的王麗貞故事與妙香故事大致相同,也說是妓女,后化作狐貍云云,可能都是因在詞中提到北邙和“清光”、“愁月”之類的話,為后人敷演而成。《才鬼錄》中記載,有個叫唐有的人,夜宿官妓館,俄有一客至,凄然有恨別之狀,因共聯詞云:“床頭錦衾斑復斑,架上衣裳殷復殷。空庭明月閑復閑,夜長路遠山復山。”《詞品》云:“唐女郎王麗真作。”雖有“貞”、“真”之差,這在古代筆記中常會出現的字誤。而同是妓女,同為鬼狐之類,又均通詩詞,可見乃為一人之兩說。
“五原分袂真胡越,燕拆鶯離芳草歇。”這里所說的“五原”當指唐代長安、萬年二縣的畢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陽原、細柳原而言。杜甫詩“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即指此五原。王麗貞很可能是長安一帶人,故言“五原分袂”,“袂”是衣袖,以“分袂”代稱分手,也即分別之意。“胡越”胡地在北,越在南,相隔殊遠,隔絕。這句說我們在五原這里分手后,真如同一在胡,一在越,天各一方,難以相見了。好像雙飛燕拆開,共歌的黃鶯離分,青青的春草也為之衰枯了。“歇”停止意。草停止了生長,象征著枯衰。前一句寫相別之遙遠,后句以眼前景物,以燕、鶯,來寫相親相愛人的別離,以衰草比喻離別后的憔悴與哀愁。
“年少鶯花處處春,北邙空恨清愁月。”劉長卿詩:“鶯花爛漫君不來,及至君來花已老。”鶯啼花開,泛指春時景物。這句說年輕時到處都如美麗的春天,比喻青春的勃勃生機。以“北邙”墓地,象征著人的死去。是說死后變成一抔之土,有悔恨又有什么用呢?那時只有清冷而令人添愁的月色相伴了。意思是說人生是短促,年輕時應珍愛美好的時光,待到死了,一切都完結了。可恰在人的青春時刻,卻是兩地分離,豈不是虛度年華,由此透出她對離別的怨恨。
上一篇:邵智《春草萋萋春水綠,野棠開盡飄香玉》原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