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原文】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①,數峰出云間。嵯峨對秦國②,合沓藏荊關③。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④。故人今尚爾⑤,嘆息此頹顏⑥。
【注釋】
①黛色:青黑色。
②嵯峨:山高峻貌。
③合沓:重迭;攢聚。荊關:荊門山。泛指險要之地。
④夕嵐:暮靄,傍晚山林中的霧氣。
⑤尚爾:仍然。
⑥頹顏:衰老的容貌。亦借指老年人。
【譯文】
秋色引起我饒有興味的情趣,何況你閑在池塘這里呢。悠然地坐在西邊的樹林下,自己認得門前的山峰。青黑色的山巒綿延千里,幾座特別險峻的山峰聳出云間。高峻的山峰對著古老的秦國,攢聚的山巒中藏著險要的荊門關。西斜的太陽灑在殘存的雨滴上,飛鳥在傍晚的山霧中飛還。朋友仍然是老樣子,我不禁嘆息自己已經衰老的容顏。
【賞析】
在美好的秋日里,詩人與朋友閑來無事,就眺望門前青山,吟詠賦詩。此詩之巧妙之處在于,吟詠景物的詩句,一聯一個維度,一聯一種風格。極目遠望“千里橫黛色,數峰出云間”,遼闊壯美;抬眼仰望“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逼仄險深;凝神聚目“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淡雅悠然。風致各異的景色,正是秋色引起“佳興”的緣故。詩人的目光最后落向了自己身邊的朋友。他忽然發現朋友的容顏依舊如過去一樣,不禁黯然感傷自己已然在濃郁的秋色中漸漸老去。
詩人以事吟詩,詩歌意象圍繞主題展開,而閑居閑吟,則完全任由個人興趣抒發。因此,不同詩人的閑居詩往往有著不同的主題。如陶淵明閑居鄉野,喜歡吟詠田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歸園田居》)。白居易閑居京城,喜歡吟詠瑣細生活:“空腹一盞粥,饑食有馀味。南檐半床日,暖臥因成睡。綿袍擁兩膝,竹幾支雙臂。從旦直至昏,身心一無事。”(《閑居》)。陸游則沉浸于自己的書齋:“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句》)。而王維則喜歡吟詠山水。大約也是因為王維真正醉心于山水之趣,真能沉醉于山水之美,所以,他的詩往往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山川之美,被后世形容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上一篇:王維《崔興宗寫真詠》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歸嵩山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