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令(霜余已失長淮闊)
次歐公西湖韻
霜余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
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1]。
與予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釋】
[1]“三五”“二八”:指農(nóng)歷十五和十六日。
【譯文】
正霜秋時節(jié),長淮消歇,不見了往日的壯闊、激越??沼袧}水潺潺,似在懷思人間離別,凄然獨自嗚咽。聽佳人還在傳唱醉翁當(dāng)年詞曲。四十三年逝去,光陰如閃電飛掠。生命似草頭秋露,晶瑩閃亮明明滅滅;正歡悅十五月兒盈盈,十六夜便又圓而漸缺。算當(dāng)年與我同識醉翁者,而今唯有一彎西湖波底月。
【解析】
這是懷念歐陽修并借以表示敬仰之情的詞作。朱弁《風(fēng)月堂詩話》載,嘉祐二年(1057)蘇軾在汴京應(yīng)試,歐陽修讀了他的文章后說:“不覺汗出??煸眨煸?!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上?,可喜!”并預(yù)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這個故事表明歐陽修獎掖后進的熱忱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識力。他的熱忱自然贏得了蘇軾的感念與懷思。
《木蘭花令》蘇軾寫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正月十五日潁州知州任上,蘇軾五十六歲。這是他第二次離開京師任地方官時期。潁州是歐陽修當(dāng)年任知州并終老于斯的地方。蘇軾早年知遇于歐公,二人誼兼師友,情深意篤。這是蘇軾泛舟于潁水時懷想歐公、感慨人生的詞作。上片的“佳人猶唱”、潁水嗚咽,寫了歐公藝術(shù)生命的不朽,寄托了蘇軾的哀思。下片結(jié)句以西湖的綠波、明月的清輝映襯歐公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抒寫了蘇軾的景仰之情。整首詞任情而發(fā),似不經(jīng)意,卻又意蘊豐厚,神妙獨到。特別是這個五十六歲的白頭老門生的拳拳之心,是很讓人感動的。三五、二八分別指十五、十六的月亮。謝靈運《怨曉月賦》:“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將缺?!?/p>
上一篇: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李思訓(xùn)《長江絕島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