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
【題解】
此詞作于辛棄疾由帶湖出仕閩中而被再度罷職重回帶湖之時。詞中寫出了他遭遇罷職之后的慚愧與悔悟、無奈與憤慨的復雜心理,揭示了當時朝廷的昏庸與黑暗。詞中上片主要是通過歸來時只有白鳥相迎,使自己此時的潦倒形跡一呼而出,一個滿面塵埃、一事無成的老翁,怎能不受到白鳥的相憐與相笑呢?從而暗示自己此番“蒼顏而歸”的無奈。繼而明寫白鳥責問、奚落他的言辭,實則悔不當初沒有認清時局昏聵,既然改變不了什么,就應該早些退身歸隱;詞中下片以“而今”一詞保持在語氣上與上片的承接,接下來自我解嘲回歸的原因,既表達了詞人無端被罷職的憤慨,也表達了自己無奈的選擇與慚愧,此刻也只能反復誦讀前人諷刺假隱士的《北山移文》來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了。
【原文】
白鳥相迎①,相憐相笑,滿面塵埃。華發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②。
而今豈是高懷。為千里、莼羹計哉③。好把移文④,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注釋】
①白鳥:即白鷗。②聞早:趁早;趕早。③千里莼(chún)羹:千里之外家鄉的莼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作調味品。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莼羹:莼菜做的羹。此處用張翰因為思鄉而棄官南歸事。見《晉書·張翰傳》。④移文:指南朝齊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文章借北山山靈的口吻,嘲諷了當時的名士周颙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祿。文章寫得尖刻潑辣,通過對山川草木擬人化的描寫,嘻笑調侃,因而歷來為人傳誦。
【譯文】
我走在回歸帶湖的路上,我的老朋友白鷗前來迎接我。我們好久不見,格外的歡喜,看到我滿面疲憊掛滿塵埃,免不了互相憐惜,又難免相嘲笑。白鳥說:看如今的你滿面灰塵,頭發花白,容顏也蒼老了。你走的時候,我就曾勸你不要出山入仕,就算是出去了,也要趁早回歸。
我對白鳥說:而今我回來,又豈是因為我的心懷高尚,自動請求退隱的呢?那么是為了像張翰那樣,雖然身在千里以外,卻只因思念家鄉的莼羹美味而棄官回家的嗎?完全不是,我只是想從今天起舍棄功名利祿,回歸田園,也好把嘲諷“假隱士”的《北山移文》天天都讀上一千遍。
上一篇: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