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皇墓 ①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校】
①秦,《文苑英華》作“始”。○時年十五,《文苑英華》作“時年二十”。
【注】
【原注】 時年十五。
秦皇墓: 《漢書》:“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馀丈,周圍五百有馀,石槨為游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jī)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水經(jīng)注》:“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于麗戎之山,一名藍(lán)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斬山鑿石,下涸三泉,以銅為槨,旁行周回三十馀里,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勢。宮觀百官,奇器珍寶,充滿其中。以人魚膏為燈燭,取其不滅者久之。后宮無子者,皆使殉葬甚眾。墳高五丈,周圍五里馀,作者七十萬人,積年方成。”《史記正義》:“《括地志》云:‘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長安志》:“秦始皇陵在臨潼縣東一十五里。《國志》曰:‘始皇陵有銀蠶金雁,以多奇物,故俗云秦王地市。’《關(guān)中記》曰:‘秦始皇陵在驪山之北,高數(shù)十丈,周六里,今在陰平縣 界。’《三輔故事》曰:‘始皇陵七百步 ,以明珠為日月,魚膏為脂燭,金銀為鳧雁,金蠶三十箔,四門施徼,奢侈太過。六年之間,為項(xiàng)籍所發(fā)。’《兩京道理記》曰:‘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內(nèi)院周五里,外院周十一里,俗呼當(dāng)陵 。’”
紫臺: 江淹《恨賦》:“紫臺稍遠(yuǎn)。”李善注:“紫臺,猶紫宮也。”呂延濟(jì)注:“紫臺,宮也,天子所居處。”
七曜: 《初學(xué)記》:“日月五星,謂之七曜。”
九泉: 木華《海賦》:“吹炯九泉。”李善注:“地有九重,故曰九泉。”
上一篇:王維《過福禪師蘭若》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過香積寺》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