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沖天①(黃金榜上)
【原詞】
黃金榜上②,偶失龍頭望③。明代暫遺賢④,如何向⑤?未遂風云便⑥,爭不恣狂蕩⑦。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⑧。
煙花巷陌⑨,依約丹青屏障⑩。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注釋】
①《鶴沖天》:詞牌名,柳永自制曲。《樂章集》注“正平調”。此調有小令、長調兩種。小令起于唐人,長調起于柳永。此詞為柳永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初試落榜之作。
②黃金榜:參加科舉考試時中進士的榜單。用黃紙書寫,故名。
③偶失龍頭望:因為偶然的原因而沒有考中。唐宋時將狀元稱為龍頭。
④明代:政治開明的時代。
⑤如何向:今后該怎么辦呢?
⑥未遂風云便:沒能實現自己宏偉志向的機會。風云便,成龍化虎的機會。
⑦爭不恣(zì)狂蕩:怎不恣意放蕩。爭不,怎不,何不。
⑧白衣卿相:沒有卿相頭銜的卿相,這里是詞人的自我嘲解。白衣,即布衣,平民百姓。
⑨煙花巷陌:妓院。因妓女常常濃妝艷抹,所以常將妓院稱為煙花之地。
⑩丹青屏障:畫著鮮艷圖畫的屏風。
?一餉:一頓飯的時間,一會兒,片刻。
?浮名:這里指功名。
【譯文】
在科舉的榜單上,我偶然地失去了一次取得狀元的機會。就算是在政治清明的時期,君王也可能會錯失賢能之人,我今后該怎么辦呢?既然沒有得到重用,何不恣意放蕩呢!何必為了功名利祿而憂心忡忡呢?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妓譜寫詞章,就算是一介平民,也不輸給公卿將相。
在歌妓居住的妓院里,有擺放著丹青畫屏的繡房。幸運的是那里住著我的心上人,值得我細細地追尋。與她纏綿在一起,盡享風流時光,才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快樂。青春不過是片刻,我寧愿把功名換作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
【賞析】
本詞采用夾敘夾議的形式,一改柳詞善于鋪敘的風格,抒發了詞人在初次名落孫山之后的失意情緒。
整首詞可以看成是柳永在落榜之后的一份牢騷。傳聞,柳永善作俗詞,而宋仁宗則頗好雅詞。有一次,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柳永這首詞中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就說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就這樣黜落了他。從此,柳永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而長期流連于坊曲之間、花柳叢中,尋找生活的方向和精神的寄托。
上片開篇兩句點明詞人作這首詞時的心境,正值“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時。對于詞人而言,考科舉求功名時,他并不把考上進士當成目標,而是視狀元為掌中之物,因此認為自己落榜只是“偶然”,由此可見柳永狂傲自負的性格。他自稱是“明代遺賢”諷刺仁宗朝雖號稱是開明盛世,卻做不到“野無遺賢”。既然“未遂風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轉向了另一個極端,“爭不恣狂蕩”,表示要做一個無拘無束的放蕩之人。“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看似詞人進一步陷入了自我陶醉之中,實際上則是詞人的自我嘲諷。
下片“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是對“自是白衣卿相”的具體延續之言,是解嘲之后的自我排解與自我滿足。柳永如此寫,里面也難免摻雜著賭氣的心理,也是一種抗爭的方式。科舉落第,讓他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打算破罐子破摔,以求平衡。所以,他故意要造成驚世駭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優勢。柳永的“狂蕩”之中仍然有著嚴肅的一面,狂蕩以傲世,嚴肅以自律,這才是“才子詞人”“白衣卿相”的真面目。柳永把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想法表達出來,也正說明了這次名落孫山給他帶來的打擊與苦惱。寫到最后,柳永得出結論:“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說青春稍縱即逝,怎么能白白浪費,為了所謂的功名來犧牲賞心樂事。所以,只要快樂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
這首詞在宋元時代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反響。它正面提倡文人士者與統治者分離,而與歌妓等下層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進步性。
這首詞乃詞人早期之作,字里行間透露出了詞人的放蕩不羈,同時也暗暗地表明了他初次參與進士科考落第之后心中的不甘與不滿,是一篇揭露了詞人內心世界,同時也關系到詞人后面生涯的一部關鍵作品。
上一篇:柳永《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二郎神(炎光謝)》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