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淚
奈此寒宵奇淚何!華年駿足[1]夢中過。
修名[2]未立身將老,青史當前面易酡[3]。
少日燕然曾草檄,[4]即今垓下[5]怯聞歌。
高堂[6]病婦都堪念,忍絕溫裾遂荷戈[7]?
題解
1918年秋,詩人暫隱鄉間,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的活動,仍時時牽系著詩人的心,使他久久不能平息。而年邁的老母、生病的妻子,亦使詩人不勝掛慮,每當夤夜醒來,輒惕然不復能寐。孤憤與自譴、憂傷與愧赧、隱忍與抗爭,這種復合情緒本身便折射出時代陰霾對詩人心靈的重壓。
注釋
[1]華年駿足:美好的年華如駿馬般奔馳而去。
[2]修名:美好的名聲。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3]青史:即史冊。酡:因喝酒而臉紅。此借指因羞慚而臉紅。此句緊承上句,因“修名未立”,故深感慚愧,況“青史當前”。
[4]燕然:燕然山。《后漢書·竇憲傳》:憲拜為車騎將軍,與北單于戰于稽落山,大破之,乘勝逐北,前后降二十余萬人。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令班固作銘,紀漢威德。此句意謂自己青年時代亦曾撰寫鼓吹反清民族民主革命的文章,渴望建功立業。
[5]垓下:古戰場。為楚漢相爭時項羽與劉邦決勝之地。此句意謂如今的心情已大異于前。
[6]高堂:母親。
[7]荷戈:扛起武器。意謂不忍拋下老母妻兒扛槍打仗。
上一篇:柳亞子《十月十日,虜后那拉萬壽節也,紀事得二首》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存歿口號五絕句(選一)》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