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梅以變雅樓三十年詩征索題,感賦二律
一代文章屬選樓[1],勞君搜剔費綢繆[2]。
淮陰誰是無雙士?[3]溫嶠寧甘第二流![4]
忍說風騷關運會[5]?轉憐姓氏雜薰蕕[6]。
國殤山鬼[7]都零落,一集叢殘[8]愿未酬。
“余嘗前志輯先烈詩為碧血集、亡友詩為黃壚集,尚未遑草創也。”(作者自注)
鐃歌慷慨奏平胡[9],全局終憐一著輸。
猶有亡臣噓燼焰[10],無端妖讖侈當涂。[11]
畫蘭思肖[12]寧殊族?附莽揚雄[13]信賤儒!
我是魯連恥秦帝[14],客兒殘句未模糊。[15]
題解
此二律乃柳亞子應高天梅之請,為其讀書樓所題。慕志士之高義,斥賤儒之敗行,詩末以鄭思肖、魯仲連相期共勉,性嚴氣正,薰蕕分明,不待智者而后判也。
注釋
[1]選樓:原指清代學者阮元之“文選樓”。此借指變雅樓。
[2]搜剔:搜集、鑒別。綢繆:謂繁勞經營。
[3]淮陰句:用韓信事。《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蕭何薦韓信于高祖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按:韓信,淮陰人,又曾封淮陰侯。
[4]溫嶠句:《世說新語·品藻》:“世論溫太真(嶠)是過江第二流之高者。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
[5]運會:謂時運際會。
[6]雜薰蕕:謂香臭混雜。《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有臭。”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惡難除。”又沈約《彈王源文》:“薰蕕不雜,聞之前典。”
[7]國殤、山鬼:均為屈原《九歌》中的篇名。按:此以國殤借指為國捐軀之猛士,即所謂“先烈”,以山鬼借指一般死亡者,即所謂“亡友”。
[8]叢殘:蕪雜殘缺。
[9]鐃歌:軍樂中的凱旋曲。崔豹《古今注》:“短簫鐃歌,軍樂也。黃帝使岐伯所作,所以建武揚德,風勸戰士,《周禮》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捷則令凱歌者也。”此處指辛亥革命。平胡:謂推翻清朝統治。
[10]噓燼焰:口吹灰燼,以期使死灰復燃。此借喻封建帝制死灰復燃。
[11]無端句:語出《三國志·袁術傳》:“用河內張炯之符命,遂僭號。”注:“《典略》曰:術以袁姓出陳;陳,舜之后,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又見讖文云:‘代漢者,當涂高也。’自以名字當之(按:術名公路)。乃建號稱仲氏。”按:此借指袁世凱稱帝。
[12]畫蘭思肖:用鄭所南事。鄭所南乃宋末詩人、畫家,宋亡后改名思肖,字憶翁,以示不忘故國。其號所南,日常坐臥,必向南背北。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鄭思肖擅繪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以寓宋土地已被元人掠奪。
[13]附莽揚雄:王莽篡漢,號國為新,揚雄因作《劇秦美新》一文,論秦之劇,稱新之美。今《文選》中載之。按:作者自注云:“近世詩人,自吾黨數子外,悉不能越此兩派。可嘆也。”
[14]魯連恥秦帝:語本《史記·魯仲連列傳》,魏王使新垣衍說趙尊秦為帝,仲連見新垣衍曰:“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于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矣。吾不忍為之民也!”
[15]客兒殘句:謝靈運,小名客兒。《宋書·謝靈運傳》:“靈運執錄望生,興兵叛逸,遂有逆志,為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按:此兩句極言詩人反袁之志。
上一篇:柳亞子《題《夏內史集》(六首)》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