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為慶祝勝利日有作七迭城字韻
還我河山百二城[1],陰霾掃盡睹光明。
半生顛沛腸猶熱[2],廿載艱虞[3]志竟成。
團結(jié)和平群力瘁[4],富強康樂兆民榮。
嚶鳴求友[5]真堪喜,抵掌[6]雄談意態(tài)京。
題解
1945年9月3日,日本政府正式在投降書上簽字,抗日戰(zhàn)爭勝利結(jié)束。詩人身丁劫亂,艱危備嘗,不禁發(fā)出“半生顛沛腸猶熱,廿載艱虞志競成”的浩嘆。從全詩看,此聯(lián)實為一篇眼目,既順承了“睹光明”的題意,亦引發(fā)出詩人對“團結(jié)和平”“富強康樂”之愿景的樂觀展望,喜躍之情,溢于言表。末句以壯語作結(jié),益見詩人濟世之心綦切,豪宕之氣奪人。
注釋
[1]百二城:指被日本侵略者占領(lǐng)的國土。吳融詩:“南邊已放三千馬,北面猶標百二城。”
[2]腸猶熱:謂憂國憂民的熱腸依舊不變。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
[3]艱虞:艱難憂慮。
[4]瘁:勞苦。
[5]嚶鳴求友:《詩·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6]作者自注:“京,大也。”抵掌:鼓掌。
上一篇:柳亞子《毛主席電召北行,二月二十八日啟程有作》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董必武先生六十壽詩》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