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導讀】
這是一首寫清明節最有名的詩。它以通俗明快的語言,描寫了清明的春色,抒發了詩人節日的感受。形象鮮明,感情真摯,易讀易記,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和傳誦。
【原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①。
借問酒家何處有②?牧童遙指杏花村③。
【注釋】
①行人:指遠離家鄉、客居在外的人。欲斷魂:欲,將要;斷魂,形容極度哀傷、心緒煩亂。②借問:請問。③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
【譯詩】
清明時節天空中細雨紛紛,
路上的行人個個傷心斷魂。
請問你酒家什么地方才有?
牧童手指開滿杏花的山村。
【賞析】
這是一首節令詩,是古代寫清明節最有名的詩。
詩的頭兩句,詩人寫出了清明時節細雨紛飛的自然景象,寫行旅之人在濛濛春雨中孤身上路的苦悶。下句“欲斷魂”,寫行人的愁苦,既有季節的清冷,又有遠離家鄉的離愁別緒。因此,頭兩句既寫了景,又寫了“雨紛紛”中紛亂思緒的情。在交代情景之后,自然順勢寫行人在雨中的思緒,想打聽何處有酒店,以酒解寒解愁。但第三句并未寫出地址,而是通過設問提出問題。第四句把詩情推向全篇高潮,但仍未寫出具體地址,只有通過“遙指”,點出了行動趨向的目的地。“遙指”并非近在眼前,但卻給行人一種希望。把“欲斷魂”的愁苦情緒,導向“欲至村”的積極心態,雖然清明的雨還清冷地紛紛落下,但行人的心卻因有企盼而變得振作起來。
詩的結尾雖然中止,而給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卻在無限拓展,那濛濛細雨使人聯想到傷心的眼淚,那細雨籠罩的杏花村給人一種朦朧溫馨的美感,讓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杜牧山行》注釋、翻譯、賞析
下一篇:《杜牧阿房宮賦》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