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虜后那拉萬壽節也,紀事得二首
毳服氈冠[1]拜冕旒,謂他人母[2]不知羞!
江東幾輩小兒女,卻解申申詈國仇[3]。
胡姬[4]也學祝華封,歌舞升平處處同。
第一傷心民族恥,神州學界盡奴風。
聞民立某校以是日輟業。(作者自注)
題解
柳亞子作此二詩,年僅17歲,尚未加入同盟會、光復會,竟毫不畏葸清王朝尤其是那拉氏(慈禧太后)的淫威,在其“萬壽”之日,創作出這種膽氣過人的、充溢著抗爭精神的“紀事”詩,洵足驚人。
注釋
[1]毳服氈冠:古禮服。冠服皆毛織品。冕旒,皇帝的禮帽。此代指慈禧。按:作者自注云:“時與高遂方女士暨其弟寶和寶齡諸小豪杰說國事。”
[2]謂他人母;此譏諷漢族官僚之向慈禧叩拜祝壽者。語出《詩·王風·葛藟》:“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
[3]申申詈國仇:不斷地痛罵祖國的仇敵。屈原《離騷》:“女鬚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余。”
[4]胡姬:古時對北方少數民族婦女的稱呼。此指慈禧。祝華封:謂祝福添壽。《莊子·天地》:“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請祝圣人,使圣人壽,使圣人富,使圣人多男子。'”
上一篇:柳亞子《八月十日夜電傳倭寇乞降,十二日補賦一首》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奇 淚》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