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
【原文】
東南一望日中烏[1],欲逐羲和去得無[2]。
且向秦樓棠樹下[3],每朝先覓照羅敷[4]。
【注釋】
[1]日中烏:傳說日中有三足烏。
[2]羲和:神話中為日駕車的御者。
[3]秦樓:《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以秦樓比涇州幕府。第四句羅敷亦出自此,以羅敷比其妻王氏。棠樹:程夢星云,疑是“桑樹”之訛。
[4]每朝:每天早晨。
【譯文】
向東南方望著那日中的三足烏,想要追逐那為日駕車的羲和神女拋去得失。姑且向秦樓的桑樹下而去,在那里每天早晨陽光先照射著羅敷。
【賞析】
太陽神話是我國古老神話中的重要一支,歷來象征著力量、光明與溫暖。《東南》一詩中,詩人放棄客觀敘事,借助遠古太陽神話意象群,產生追逐羲和而望秦樓,先覓羅敷之奇想,因而詩意隱晦難懂。一般認為此詩是詩人與新婚妻子王氏分開后不久,因思念妻子而作的一首情詩。
此詩受《陌上桑》啟發,開篇“東南”二字,即源于“日出東南隅”。太陽初升,日出東南之際,詩人的視線隨著陽光而動,思緒翩翩。繼而想要追逐著羲和,隨太陽東升西落。著一“逐”字,詩人內心對于所思之人的眷念表露無疑。第三句“且向”二字自然過渡,詩人的思緒隨日光而動,至于他們夫妻二人的秦樓。第四句緊承第三句而來,由住所至所思之人。由“逐”至“照”,暗含想象之推移轉換,詩人仿若成了日光,縱有千種光輝也只愿照耀一人,以慰相思。全詩立意與張若虛“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隨月華流照君”異曲同工。
上一篇: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陳后宮》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