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后宮
【原文】
茂苑城如畫[1],閶門瓦欲流[2]。
還依水光殿,更起月華樓[3]。
侵夜鸞開鏡[4],迎冬雉獻裘[5]。
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6]。
【注釋】
[1]茂苑:南朝都城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的宮苑。
[2]閶(chāng)門:神話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瓦欲流:形容琉璃瓦色澤光艷欲滴。
[3]依:依傍。水光殿、月華樓:均泛指為游樂而建的宮殿。
[4]侵:漸近。鸞開鏡:即“開鸞鏡”,指梳妝。鸞鏡,飾有鸞鳥圖案的妝鏡。
[5]雉(zhì)獻裘:即“獻雉裘”。雉裘,即雉頭襄,以雉雞頭上羽毛制成的裘。雉,雉雞,野雞。裘,皮衣。
[6]正無愁:北齊后主高緯昏庸荒淫,曾作《無愁曲》自彈自唱,被稱為“無愁天子”。
【譯文】
都城建康的宮苑將京城裝點得像一幅畫圖;宮門上的屋瓦鱗次櫛比,波光粼粼如同不息的水流。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宮殿被建造起來,在水光殿這兒觀賞到水光波影,卻還要在旁邊再蓋起一座月華樓,讓皇上欣賞到月色的溫柔。漸近夜晚的時候,妃子們已經打開了裝飾著鸞鳥的妝鏡;冬天才剛剛降臨,侍臣們就獻上了用雉羽制成的毛裘。跟隨著的侍臣都飲得半醉了,皇上也和大家一樣,正享受這宴飲之樂,絲毫沒有什么憂愁。
【賞析】
這首詩歌借南朝陳后主驕奢淫逸、不理朝政的史實諷喻晚唐的統治者,體現了李商隱的政治遠見。全詩以鋪陳手法,從總寫到特寫、從外到內、層層深入,寫盡豪奢。
首聯總寫陳后宮富麗堂皇的外觀,從側面來暗示陳后主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如畫”是實景的特點,也與最后的結局形成鮮明的對比,具有強烈的反諷意味。頷聯由總寫到局部,特寫最具有代表性的兩處建筑。“水光”“月華”可見貴族生活的奢靡,“還依”“更起”承前遞進,反映貴族無止境的貪婪,諷刺意味更濃。頸聯轉入典型日常場景描寫,“侵夜鸞開鏡”指代后宮奢華淫靡;“迎冬雉獻裘”指代前廷不思民間疾苦,嬌奢之風盛行,以點帶面,揭露統治者的荒淫無度。尾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君臣麻木不仁的群像。“半醉”既是實寫,也暗示著君臣的不作為,乃雙關之語。“無愁”既是君臣上下不思進取的真實寫照,也是反諷,用以抒發作者的憤慨之情。
上一篇:李商隱《東南》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細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