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直晉昌李花[1]
【原文】
吳館何時熨[2],秦臺幾夜熏?
綃輕誰解卷[3]?香異自先聞。
月里誰無姊[4],云中亦有君[5]。
樽前見飄蕩[6],愁極客襟分[7]。
【注釋】
[1]子直:令狐绹,字子直,令狐楚之子,最終官居宰相。晉昌:令狐绹在長安的宅第。李花:落葉喬木,花白色。詩人以李花自喻。
[2]吳館:春秋吳國闔閭城西硯石山上有館娃宮,為吳王夫差為寵幸西施而興建。
[3]卷:卷翻。
[4]姊:嫦娥。
[5]云中:先秦神話中的云神。
[6]樽:盛酒器具。
[7]襟分:即分襟,分袂,別離之意。
【譯文】
吳館內西施的羅裙是什么時候熨開的?秦臺內熏了幾夜的香?像翻卷的輕綃慢慢舒展開來,清香不同于別的花,自然能讓人最先聞到。月中有嫦娥也有姊妹,云中的云神也有伴侶。舉起酒杯看到李花飄蕩,因為分別而愁苦萬分。
【賞析】
這是一首贈給令狐绹的詠物詩。詩人描寫李花的白、香,贊美素淡清明之態,表達了詩人對李花的贊美和喜愛之情。而關于此詩更深層次的寄托含義,歷來有兩派觀點:一是以李花喻令狐绹,二是以李花喻詩人自己。詩中“飄蕩”“愁極客襟分”等字眼,充滿漂泊不定的羈旅之感,更為切合詩人本人的人生軌跡,當是以李花自喻。
一、二句連用吳宮西施、弄玉蕭史秦臺吹簫兩個典故,卻僅用其地名代指,深隱含蓄、了無痕跡。以西施羅裙被熨平比附李花漸漸舒展的姿態,兼喻李花為傾國之美人;用秦臺馥郁的熏香氣味,比喻李花的幽香。“幾夜熏”突出花香的濃郁,及李花在夜間漸漸生長綻放、終散發奇香的過程。三、四句分別對應一、二句,亦是賦其色、贊其香。“香異”二字,蘊含詩人的自賞之意。五、六句運用比興的手法,用月宮中的嫦娥、云中君來比喻李花,極盡李花輕盈縹緲、潔白無塵之態,可堪仙姿。結句回歸現實,眼見李花飄落,客愁隨酒噴薄而發,點醒自寓身世之主旨。
上一篇:李商隱《如有》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