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敲碎離愁
【題解】
這是一首“代言體”的閨怨詞,述說閨中女子與情郎分別后的離愁別緒以及相思之苦,大致可歸于慶元三年(1197)春所作,那時辛棄疾正隱居瓢泉。有的學者說,看語氣此詞為思念歌姬之作。其實那可能只是寫作契機,詞中人所思念的不是別人,正是她遠行在外的夫君。而這篇抒寫離情別緒的詞作,恰是南宋國土南北分裂的反映,無數家庭在傷別離的痛苦中煎熬。辛棄疾本人也遠離故鄉,對這種現象深有體會,因此才借以抒寫兒女情長,表達政治寄托,真實生動地反映當時社會生活。
【原文】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①。人去后、吹簫聲斷②,倚樓人獨③。滿眼不堪三月暮④,舉頭已覺千山綠⑤。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⑥;相思意,何時足⑦?滴羅襟點點⑧,淚珠盈掬⑨。芳草不迷行客路⑩,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
【注釋】
①“敲碎離愁”三句:意思是紗窗外傳來春風搖動翠竹的響聲,把飽含離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②吹簫聲斷:傳說春秋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鳳臺以居。此用該典,暗指夫婿遠離。③倚(yǐ)樓人獨:獨自一人倚僂。④“滿眼”句:所看到的都是暮春三月的景色,令人傷感得難以忍受。不堪:禁不住;不能忍受。三月暮:晚春時節的景象。⑤千山綠:春花落去后一片翠綠,指夏天將到來。⑥“相思字”二句:意思是信上寫滿相思的話,也是徒然。盈幅:滿篇。⑦“相思意”二句:意思是這種相思的感情,什么時候才能得到滿足?⑧羅襟(jīn):指絲綢衣襟。⑨盈掬(yíng jū):滿把。形容眼淚很多。掬:兩手捧取。⑩行客:指女子所思念的人。?礙(ài):遮避。離人:傷別離的人。?立盡月黃昏:意思是從清晨立到日沒月出。?欄干:最早指一種竹子木頭或者其他東西編織的一種遮擋物,古人常倚闌或憑欄遠眺來望景抒懷。
【譯文】
紗窗外,陣陣清冷的風把翠竹搖得簌簌作響,仿佛要把我滿懷的離愁別緒敲碎似的。自從他離開家遠行以后,悠揚的吹簫聲再也聽不到了,只留下孤獨的我倚在高樓上苦苦思念著。滿眼都是暮春三月里,到處飄零的落花飛絮,令人傷感得難以忍受,舉頭望去,遠處的群山日漸呈現出一片碧綠,眼看炎熱的夏天就要到來了,卻依然不見郎君的蹤影。此刻我,只能是默默將他寄來的書信輕輕拿起,從頭到尾再一遍又一遍細細讀下去。
傾訴相思的字句,寫滿了信紙也是徒然;這滿腹的相思之情,何時才能得到滿足?是什么東西一滴又一滴落羅衣襟上,原來是淚珠串串早已能接滿雙捧。但愿那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于讓他迷失道路,但為何這一簇簇垂楊柳,卻總是遮斷傷離人眺望的視線。最凄苦的時刻,就是月亮在蒼茫的暮色中升起又落盡,我還倚靠在欄桿曲折處寂寞地守候。
上一篇: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滿江紅·暮春》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