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題解】
本篇選自《玉谿生詩集箋注》卷二。
《錦瑟》詩取篇首二字為題,實是一首借錦瑟起興的無題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1),一弦一柱思華年(2)。莊生曉夢迷蝴蝶(3),望帝春心托杜鵑(4)。滄海月明珠有淚(5),藍田日暖玉生煙(6)。此情可待成追憶(7)?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釋】
(1)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古代一種弦樂器,聲調悲涼,據說原有五十根弦,后代弦數不一,一般為二十五弦。無端:無緣無故,沒來由。(2)柱:調整弦的音調高低的支柱。作者寫此詩時年近五十,因瑟的弦柱之數觸動華年之思。(3)莊生:即莊周,戰國時的哲學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4)望帝:古代蜀國的君主,名杜宇。傳說他因臣子治水有功,自覺德薄而讓位,退隱山林。死時正逢春二月,子規啼鳴,蜀人憐之。子規,杜鵑的別稱,鳴聲凄楚動人。這句意謂托文字以抒寫內心的哀怨。(5)滄海句:相傳珍珠是由南海鮫人(神話中的人魚)的眼淚變成。古人還認為海里的蚌珠隨月亮盈虧而有圓缺變化,這里糅合了以上的典故。(6)藍田:即藍田山,在今陜西藍田縣,為有名的產玉之地。日暖玉生煙:相傳寶玉埋在地下,在陽光的照耀下,良玉上空會出現煙云。這兩句以“珠淚”、“玉煙”喻往事,言可望而不可及或幻滅不可復追之意。(7)此情二句:意謂過去種種失意之事,豈待今日追憶?惘然自失,這在當時就已如此了。
【導讀】
關于這首詩的主旨,舊說頗多歧義:
一、認為“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名,李商隱曾寄居令狐家。這是一首愛情詩。見劉攽《中山詩話》。二、認為這是他追懷亡妻王氏而作,是一首悼亡詩。見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三、認為瑟有適、怨、清、和四調,詩的中間四句各詠一調。這是一首詠物詩。見《緗素雜記》。四、近人提出新的說法,認為是李商隱晚年追敘生平、自傷身世之辭。見張采田《玉谿生年譜會箋》。
以上種種,是牽強還是合理?細繹原詩語意,全在讀者會心。
《錦瑟》中,詩人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情思。
【思考】
1.找出李商隱詩集中的《無題》詩,分析他為何要以“無題”作標題。
2.近人梁啟超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飲冰室文集·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說說這首詩美在何處?
上一篇:《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閱讀理解
下一篇:李商隱《五月十五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