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七日晝寢
【原文】
紅塵席帽烏靴里①,想見滄洲白鳥雙。
馬龁枯萁喧午枕②,夢成風雨浪翻江。
【注釋】
①紅塵:指熱鬧繁華之地。烏靴:黑色的長筒鞋。
②龁(hé):咬。萁(qí):豆秸。
【譯文】
我奔忙在塵土中,戴著席帽,穿著烏靴,很羨慕那逍遙江濱的雙雙白鳥。
馬兒咀嚼干豆秸的聲音喧擾人的午睡,漸漸地那聲音在夢中化成了漫天風雨、翻江巨浪,使我仿佛置身在江湖之上。
【賞析】
這是一首意境精微含蘊豐富的小詩。借寫夢境,曲折地展現想退避社會矛盾,歸隱田園的心情。
此詩為黃庭堅元祐四年(1089)作,詩寫睡眠中的感覺,想象豐富,描摹生動,表現了黃庭堅觀察事物的細致精微之處。前二句寫奔走塵世的辛苦,“滄洲白鳥”為下文做鋪墊。后二句寫夢境,“風雨浪翻江”照應前文,揭示思歸之意,結構井然。
沒有豐富的想象力,是當不成詩人的。清代薛雪《一瓢詩話》說:“‘馬龁枯箕喧午枕’,尤覺駭人。”這其實是黃庭堅觀察事物現象精微之處。人在睡眠狀態中,外界的一些輕微的刺激往往會變成夸誕的夢境。葉夢得《石林詩話》云:“一日,憩于逆旅,聞旁舍有澎湃鞺鞳之聲,如風浪之歷船者,起視之,乃馬食于槽,水與草齟齪于槽間而為此聲,方悟魯直之好奇。然此亦非可以意索,適相遇而得之也。”頗能道出此詩的情景。
上一篇:黃庭堅《書摩崖碑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千秋歲·苑邊花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