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祖籍洪州分寧(今屬江西修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進士,受新舊黨爭之禍,一生仕途不順,但以文名世,早年師從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他詩、詞俱佳,尤其善詩,是江西詩派的祖師。其詞與秦觀齊名,秀逸豪放兼得。著有《山谷集》。
南鄉(xiāng)子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
【原文】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① 。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fā)簪花不解愁。
【注釋】
①金絡頭:精美的馬籠頭,代指功名。
【譯文】
在諸將都談論封侯之事的時候,我獨倚高樓,和著竹笛,放聲長歌。世事在風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劉裕在重陽登臨戲馬臺,與群臣宴會的盛景已一去不復返了。
快快暢飲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舊?;ㄔ诶先祟^上羞笑,白發(fā)簪花不消解憂愁。
【鑒賞】
這首詞是黃庭堅在生前最后一個重陽節(jié)所作,堪稱絕筆之作。詞人在詞中對自己的風雨一生表達了無限的感慨,字里行間流露著其對世俗名利的厭棄,同時抒發(fā)了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的曠達之情。
上片寫詞人對俗世已經(jīng)了無牽掛。起首兩句勾畫出兩組截然相反的人物:眾將論及封侯之事,無不精神振奮,滔滔不絕;而詞人卻獨倚樓上,和笛而歌。接下來三句是詞人對人生的總結(jié),可見其心中郁結(jié)之深。詞人對人世再無半點留戀,只有痛楚如影相伴,此等凄涼,讓人生寒。
下片寫詞人的解脫之法:對酒當歌,及時行樂。“催酒莫遲留”,寫人應該曠達無憂。既然這人間的一切到最后都是一場空,現(xiàn)在所應做的,豈不只剩下開懷痛飲!但“酒味今秋似去秋”一句暗轉(zhuǎn):借酒消愁,只能愁上添愁,其間滋味,誰人能解?收尾三句,以花笑反襯人愁,雖是解嘲之語,但這是多么無奈啊!個中哀愁苦悶,幾乎讓人窒息。
本詞用語質(zhì)樸,感情真摯,豪放中隱隱有一股凌厲之氣。詞人鬢發(fā)斑白,自知大限之期已然不遠,但仍豪情不改,豁達更勝從前,讓人嘆服。
上一篇:黃庭堅《念奴嬌·斷虹霽雨》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