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祖籍洪州分寧(今屬江西修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進(jìn)士,受新舊黨爭之禍,一生仕途不順,但以文名世,早年師從蘇軾,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他詩、詞俱佳,尤其善詩,是江西詩派的祖師。其詞與秦觀齊名,秀逸豪放兼得。著有《山谷集》。
定風(fēng)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原文】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guān)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 ① ?戲馬臺南追兩謝 ② ,馳射,風(fēng)流猶拍古人肩。
【注釋】
①華顛:白頭。
②兩謝:即謝瞻和謝靈運(yùn)。
【譯文】
黔中陰雨連綿,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終日被困家中,猶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放晴,又逢重陽佳節(jié),在蜀江之畔,暢飲狂歡。
不要取笑我,雖然年邁但氣概依在。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吟詩填詞,堪比戲馬臺南賦詩的兩謝。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fēng)流人物。
【鑒賞】
這首詞作于詞人被貶黔州之時。通過對重陽佳節(jié)的描述,顯示出詞人身處逆境而寵辱不驚的曠達(dá)胸襟,表現(xiàn)出詞人身老而心不老的積極進(jìn)取精神。
詞的上半部分寫醉酒的原因。起首兩句,寫黔中天氣,極言環(huán)境之險惡。“萬里”形容黔中的廣闊,“一漏天”意思是說此地陰雨天氣極多。“屋居”前進(jìn)一步,由物及人,寫詞人整天呆在屋子里,沉悶之極。“似乘船”一方面是寫雨水之多,另一方面也是暗示自己身世飄零、居無定所。隨后三句又轉(zhuǎn),寫重陽這天終于雨過天晴,于是詞人登高醉飲。“鬼門關(guān)外蜀江前”是對“萬里黔中”的回應(yīng),交代自己所處的位置。酩酊大醉鬼門關(guān),這是一種怎樣超然的氣魄,大有與天比高的架勢。
詞的下半部分寫詞人醉后的情景。開始三句緊接上文的重陽賞菊。古人每逢重陽節(jié),都有簪菊的習(xí)慣,可即便如此,一個老翁插花上頭仍不免遭人冷眼,“幾人黃菊上華顛”正是此意。可詞人偏要如此,這是不服老的表現(xiàn)。“幾人”之問,恐怕只有此等豪放不羈者才能發(fā)出。最后用典故寫自己老當(dāng)益壯、豪氣沖天。
本詞用語新奇、用典妥帖,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層層深入,動人心魄。
上一篇:黃庭堅《南鄉(xiāng)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清平樂·春歸何處》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