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胡逸老致虛庵①
【原文】
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常作災②。
能與貧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③。
山隨宴坐圖畫出④,水作夜窗風雨來。
觀水觀山皆得妙⑤,更將何物污靈臺。
【注釋】
①胡逸老:歷史中對此人沒有相關記載。致虛庵:此處指胡逸老的書房名。
②籯(yíng):指竹箱。作:這里指興起,成為。
③明月:此處指珍珠。明珠出于老蚌,也比喻品行好的年輕人出于門庭。
④宴坐:此處指閑坐。圖畫:即“畫圖”。
⑤觀水觀山:又作“觀山觀水”。
【譯文】
倘若祖先留下的是一萬卷藏書,那么就可以用其來教導孩子;可是,如果祖先留下的是滿滿一箱金子,那么往往就會為自己引來禍端。
倘若可以和貧窮的人一起分享財物食品,那么,這樣的人肯定出身于高明大戶。
有人隨意坐在美好的山色里,這樣一幅恬淡閑適的畫面就好似圖畫般呈現在眾人眼前;山谷中的流水聲遠遠地傳來,如同風雨敲窗的聲響。
不管是觀賞山脈還是觀賞流水,我們都可以領略其中的妙趣,還有什么煩惱可以影響我們的心性呢?
【賞析】
黃庭堅的這首詩主要是寫給一個名叫胡逸老的人。在詩人的眼中,胡逸老是一個不貪慕榮華富貴而向往山水之間的人。黃庭堅在表達對胡逸老敬慕之情的同時,表達了自己的素雅情懷。
黃庭堅的首聯是化用韋賢的典故。根據《漢書·韋賢傳》中記載稱:有一個名叫韋賢的大儒,他將自己的四個兒子都教育成才。這里對胡逸老生于書香門第做了簡要介紹,也贊美了胡逸老的品格高尚。
緊接著,詩人在頷聯中進一步闡述胡逸老對普通百姓的憐愛之心,說他愿意將家中的糧食分給貧苦百姓一起享用。
“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這兩句詩寫出了胡逸老閑適恬淡、不急不躁的心性修養。
這首詩的尾聯與首聯遙遙呼應,說胡逸老的心性豁達閑適,所以,他眼中的山水風貌總能傳達到他的心田。這里也暗指詩人如同胡逸老一般,經常用山水之景洗滌污濁思想,使靈臺清明。
上一篇:黃庭堅《題竹石牧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題花光老為曾公袞作水邊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