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燈繼以酺宴應制 ①
上路笙歌滿,春城漏刻長 ② 。
游人多晝日,明月讓燈光。
魚鑰通翔鳳,龍輿出建章。
九衢陳廣樂,百福透名香 ③ 。
仙妓來金殿 ④ ,都人繞玉堂。
定應偷妙舞 ⑤ ,從此學新妝。
奉引迎三事,司儀列萬方 ⑥ 。
愿將天地壽,同以獻君王。
【校】
①《文苑英華》作“奉和十五夜燃燈繼以酺宴之作應制”。
②漏刻,凌本作“刻漏”。
③透,一作“迓”。
④仙,一作“神”。
⑤定,《文苑英華》作“止”。妙,一作“艷”。
⑥列,《文苑英華》作“立”。
【注】
燃燈: 《菊坡叢話》:“唐明皇在東都,正月望夜,移仗上陽宮,設蠟炬,連屬不絕,結彩繒為燈樓,高五十丈,垂以珠玉,風動鏘鳴,燈有龍鳳虎豹之狀,士民縱樂。初止三夜,后又增十七、十八兩夜。當時惟王右丞《奉和圣制》一詩括盡時事。”
酺宴: 《漢書》:“酺五日。”服虔曰:“酺音蒲。”文穎曰:“音步。漢律,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今詔橫賜得令會聚飲食五日也。”師古曰:“酺之為言布也,王德布于天下而合聚飲食為酺。服音是也。”
漏刻: 《后漢書》:“孔壺為漏,浮箭為刻,下漏數刻,以考中星。”
魚鑰: 《芝田錄》:“門鑰必以魚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梁簡文帝詩:“夕門掩魚鑰,宵床悲畫屏。”
翔鳳: 《初學記》:“《晉宮閣名》曰:總章觀有翔鳳樓。”《雍錄》:“唐都畿內外宮殿有薰風、就日、翔鳳、咸池、臨照、望仙、鶴羽、乘龍等殿,凌煙、翔鳳等閣。”
九衢: 《楚辭·天問》:“靡蓱九衢。”王逸注:“九交道曰衢。”后人稱廣路曰“九衢”本此。
百福: 《初學記》:《洛陽宮殿簿》有百福殿。《唐六典》:“兩儀殿之右曰宜秋門,宜秋門之右曰百福門,其內曰百福殿。”《唐宮城圖》百福殿在太極殿內,與千秋殿并。
奉引: 《漢書·郊祀志》:“禮月之夕,奉引復迷。”韋昭注:“奉引,前導引車。”《后漢書》:“乘輿大駕,公卿奉引。”張衡《東京賦》:“奉引既畢,先輅乃發。”薛綜注:“奉引,謂引道者。”
司儀: 《周禮》:“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上一篇: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奉和圣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