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別元明用“觴”字韻①
【原文】
霜須八十期同老,酌我仙人九醞觴②。
明月灣頭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涼。
千林風雨鶯求友③,萬里云天雁斷行。
別夜不眠聽鼠嚙④,非關春茗攪枯腸。
【注釋】
①宜陽:宜州水北。
②醞(yùn):釀酒法,將初出之酒再作發酵,所釀出的酒,度數高而味醇厚。九:多次,不是確數。
③鶯求友:語出《詩經·小雅·斯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聲。”雁斷行:雁行喻兄弟。
④嚙:啃、咬。
【譯文】
我是那么殷切地希望我們兄弟倆都能須發如霜,一同活到八十歲。來吧!請和我一起喝下這用新方法釀制的仙酒。
在修水的明月灣頭,祖墓前的松樹早已經長大;在雙井的永思堂下,遍地都是野草,看起來無比荒涼。
你看,萬千樹林里,盡管是風雨連天,但黃鶯還在一聲又一聲地呼喚著朋友,無邊無際的天空中,烏云黑沉沉地壓著,驚雁斷了行列,誰也顧不上誰。
在離別的這一天晚上,我之所以睡不著覺,是因為聽著老鼠咀嚼食物的聲音,并不是因為喝了濃茶,攪亂了枯腸。
【賞析】
崇寧三年(1104)五六月間,黃庭堅因為得罪當權者被貶到宜州。十二月二十七日,元明白永州與唐次公來宜陽探望老弟,他們幾人一同度過春節。第二年(1105)一月六日,黃庭堅與大家在十八里津飲餞元明,想到兄弟即將分別,因此寫了這首纏綿悱惻、情真意切的詩篇。
詩句中,通過永思堂前遍地荒草,一片荒涼、黃鶯不知疲倦地呼喚朋友及烏云低垂的天空等景物描寫,烘托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上一篇:黃庭堅《夜發分寧寄杜澗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宿舊彭澤懷陶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