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發分寧寄杜澗叟
【原文】
陽關一曲水東流①,燈火旌陽一釣舟②。
我自只如常日醉③,滿川風月替人愁。
【注釋】
①陽關: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成詩后廣為傳誦,后入樂府。稱作“渭城曲”。以為送別之用。
②旌陽:地名。
③只如常日醉:自我排遣心中煩憂,安慰自己,不過是像平日那樣喝醉罷了。
【譯文】
在陽關曲聲中乘船離鄉,依依不舍,揮手而去。順水東下,故鄉是越來越遠了。暮色中,旌陽山的燈火還依稀可辨,但也漸漸地遠去。
遠望旌陽山下的燈火,我已在江中孤獨的漁船上了。
我只是像平常那樣地喝醉了,而滿江的風月卻替人們悲愁。
【賞析】
詩作于元豐六年(1083)底,黃庭堅移監德州德平鎮。赴任前先返鄉分寧,然后沿修水東下,詩作于離家赴任途中。
本詩前兩句寫離別之情,融情入景,深婉地表現出故土難離,無奈而悵惘的情緒。第三句一反常情,故作超脫,末句更是翻出新意,將離情別緒盡付與山川風月。看似曠達淡漠,實則更見思鄉望歸的熾烈之情。在自然渾成、聲情豐美的外表下,仍可見其用意構思的新奇,刻意經營的匠心。
情和景的關系,我們說得很多了。朱光潛先生也強調這“移情”的作用在詩中的重要性。物之有情與無情,存乎詩人一念之中。即如《詩經》的“楊柳依依”“風雨如晦”,亦何嘗沒有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
上一篇:黃庭堅《夏日夢伯兄寄江南》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宜陽別元明用“觴”字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