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②爭忍不相尋?③怨孤衾。④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⑥
【注釋】 ①訴衷情:本唐教坊曲名。調見《花間集》。異名很多,如步花間、偶相逢、畫樓空、桃花水、試周郎等。②眉斂:皺眉頭。“掩”、“斂”暗葉仄韻。③爭忍:怎忍。爭:怎字之平讀。古多寫作“爭”(《廣韻》、《集韻》)。“怎”屬后起字。④孤衾:指獨宿。衾:被子。
【譯文】 漫漫長夜,他撇下我一個人到哪里去了?他已久無音信。香閨門掩,獨自悶坐,眉頭緊皺,殘月西沉。昔日恩愛,怎忍心不相尋。只是怨恨獨宿孤衾。換下我的心,作為你的心,方才知道憶念相思得深。
【集評】 明·湯顯祖:“要到換心田地,換與他也未必好。”(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三)
清·王士禎:“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襲此。然已為柳七一派濫觴。”(《花草蒙拾》)
清·陳廷焯:“元人小曲,往往脫胎于此。”(《白雨齋詞評》)
清·王闿運:“亦是對面寫照。有嘲有怨,放刁放嬌。詩所謂‘無庶予子憎’,正是一種意。”(《湘綺樓詞選》)
【總案】 起句即點明女主人公愁怨的原因。情人有約而不來,“永夜”漫漫,她怎能不極端愁怨。寫時間的無情,無異于譴責對方的無情。“何處去”、“爭忍不相尋”兩句發問,既貫通上下,又發泄了內心的激憤。“香閨掩”是絕望的表示;“眉斂”乃深心愁怨的不自禁流露;“月西沉”不僅點明天將破曉,又暗示月光反使人倍增愁怨。“爭忍不相尋?”相尋又怎么樣?語未說完,就咽下去了,既有思戀,又有怨恨,含蓄蘊藉,得斷續之妙。“換我心”三句,乃人人意中語,卻非人人所能道出,詞人卻說出來了,因而可貴。質樸沉摯,人物的種種憂思懸念、寂苦難堪統統化作怨恨和嗔怪,是出自肺腑的聲音。詞人寫閨怨,接受民歌的影響,采用白描、作情極語,又不乏含蓄,所以既有民歌的風味,又有文人詞的細膩華美,處處揭示女主人公的癡情,譴責男子的負心也就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曹豳《西河和王潛齋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韋莊《謁金門》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