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天寶三載(744),李白與杜甫在洛陽相識,從此結下深厚友誼,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齊魯;深秋,杜甫告別李白,西去長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寫下此詩,遙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詩劈空發問,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東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魯中的寄寓址。來沙丘之前,詩人曾和杜甫一起“登臨遍池臺”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度過了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獨寓沙丘城中,“高臥”指的正是當時無聊乏味的閑居生活?!拔襾砭购问隆边@一問,寓意深長,引人注目,開篇即抓住讀者。它既表現出詩人在告別了與摯友攜手同游、詩酒流連的歡樂生活后的孤單和惆悵,也折射出詩人在現實生活中屢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終被驅出朝廷,落得個“高臥沙丘城”的凄慘處境。好友遠去,我竟獨來,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詩人怎能不感慨萬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遠方朋友?
對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據了詩人的整個身心,使他無法排遣。詩的中間四句正是詩人這種情懷的生動寫照。三、四兩句借景抒情,五、六兩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銷憂,歌亦能解愁,如今“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足見詩人百般無聊,情思難遣。
結尾兩句巧妙設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樣,浩浩蕩蕩,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東萊蕪,自東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別李白前往長安,長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說“浩蕩寄南征”。由“思君”兩句試回過頭來再看以上各句,覺前六句雖句句不直言思君,卻句句不離思君,詩人的各種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勢蓄力,至結尾發而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兩句詩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無形為有形,創造出一種情意綿綿、相思不絕的意境,將美好而深摯的感情表達得尤為真切動人。
上一篇:杜甫《水檻遣心(二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潤州二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