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水曲
【原文】
淥水[1]明秋月,南湖采白蘋[2]。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3]。
【注釋】
[1]淥(lù)水:即綠水,清澈的水。
[2]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種水生植物,又稱“四葉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淺水草本,根莖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之上。
[3]愁殺: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殺,用在動詞后,表示極度。蕩舟人: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
【賞析】
《淥水曲》,本古曲名,李白借其名而寫淥水之景,述勞作之事,語言清新自然,內容含蓄深婉。
此詩描寫的是一幅迷人的勝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寫景,詩人就其所見先寫淥水,南湖的水碧綠澄徹,以至映襯得秋月更明。一個“明”字,寫出南湖秋月之光潔可愛。次句敘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句轉折,寫這位采蘋女子的孤獨寂寞之感。這兩句詩的大意是:含苞待放的荷花簡直就像一位嬌媚多情的少女就要開口說話一樣,半開半含,欲言猶止,羞羞答答,十分嫵媚動人。這美麗的奇景觸發了這位蕩舟女子的情思,她不免神魂搖蕩,無限哀婉惆悵起來。詩至此戛然而止,但其深層的意蘊卻在不斷地延續,撞擊著讀者的心扉,引起其遙思遐想。
這位女子看到嬌艷的荷花就要“愁殺”,不言而喻,這是觸景生情的緣故。良辰美景最容易引發人的情思,更容易惹起對戀人的向往和思念。這位少女獨自在空蕩蕩的湖面上,披著明月的素輝,這情景已經夠令人寂寞難耐的了,當她再看到那美妍的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景時,不能不引起她的懷春之心。她或許是在癡情地憧憬著,如果將來有那么一天,自己能和心上人在一起共同享受領略這旖旎迷人的風光,該是何等的幸福?。∵@一切詩人都未明說,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顯得更加含蓄委婉,余味盎然。
上一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