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燈隊隊散秋螢,落魄參軍淚眼熒。
何不專城花縣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開首二句,是形容官吏們在晚上到鴉片煙館吸食鴉片的情況。這些官員們手里提著照明燈籠,一個跟著一個,魚貫而行,燈籠發出的幽幽燈光在夜風中晃蕩,像秋夜長空的螢火蟲。這些人由于煙癮發作,個個像失意的參軍一樣,失魂落魄,涕淚交流。用“鬼燈”形容到煙館吸食鴉片的官吏手提的燈籠,用“落魄參軍”形容這些官吏們的身份及煙癮發作的丑態,用語辛辣,而又非常形象尖刻。他們晝伏夜出,過著鬼一般的生活,他們像官場失意的人一樣,毫無半點生氣。花縣,在歷史上是有所指的,據說晉代潘岳在河陽縣當縣令,治縣有方,又喜種花,后人因此把“花縣”作為縣治的美稱。此借指盛產鴉片的地方。寒食節,是我國民俗中的節日,在農歷清明前一天,在這一天是禁止生火的。“何不專城花縣去”,把花縣與鴉片(鴉片一名芙蓉)牽合起來,“春眠寒食未曾醒”,又把禁止煙火與禁止吸食鴉片煙牽合起來,都語義雙關,有很深刻的諷刺意蘊。這些官吏們嗜煙如命,為什么不到種鴉片的縣去當縣令呢?他們就可以躺在床上大吃其煙,即令寒食節來了,他們也照樣吸食鴉片了。全詩完全使用諷刺手法,形象的比喻,辛辣的諷刺,語義雙關,寓意深刻,它飽含著詩人對清政府官員吸食鴉片的憤慨,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詩人主張嚴禁鴉片的愛國情思。
上一篇: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十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魏源《高郵州署秋日偶題(五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