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歌
作者: 李山 【本書體例】
【原文】:
運石甘泉口(1),渭水不敢流。千人唱,萬人謳,金陵余石大如塸(2)。
【鑒賞】:
讀此詩,你會有兩種情緒的交織:一方面,千人唱萬人謳,眾人奮作的聲勢雄壯,不由你不為之低昂感奮;但當你順著緊緊扣入嶙峋肌體的繩索,看出那其大如塸的巨石,卻是為著一個獨夫死后的奢華時,你又不能不為之扼腕憤慨。這首樸放、簡短的民歌所蘊積的異質的內涵,正構成了對社會壓榨的控訴。
闊大而雄壯的勞動場景中,沖蕩的是歷史創造者們無窮的智慧和熱力,而這些卻耗散在與歷史的進步毫無益處的目標之中。細讀此詩,你能勘破封建時代社會何以長期停滯的歷史奧秘。巨石、墓穴、作為勞作的目的,也決定著勞作的意義。但真正說來,帝王陵寢本身只是死亡、冷漠的符號。因此,不管勞作者如何奮力,這里都只是一場吞噬;死亡吞噬生力,冷漠吞噬智慧。而勞動者,歌呼勞苦之后,僅有的報酬卻是羸弱和貧窮。勞動被嚴重地異化了,歷史也在這殘酷的吞噬中扭曲、停頓,變得缺乏創化、缺乏生機。而這種情況又絕非僅限于造墓,殿臺樓榭、靈沼苑囿,一切裝點著“太平盛世”的東西,無不演運著同一異化邏輯。此詩的典型意義正在于此。
此詩不是略具同情心的文人墨客們的代言體,它是勞作者真切、沉痛的歌謳。而這又絕不意味著它缺乏藝術魅力,恰恰相反。首先,此詩將直率與含蓄有機地統一起來,說明是對暴君獨夫的控訴,但表面上卻只字不提;而韻外之致的產生,正有賴于“不敢流”中“不敢”這富有情緒表現力的詞語的選擇。同時“千人唱,萬人謳”之后極寫馀石之大,現出了勞作的沉重感,從而使人有這樣的印象:這里勞作的歌呼,與輕快的“抗喲抗喲”有質的不同。詩長短句式的交錯、三字句的使用,既本色天成,又頓挫、凝重,內容與形式得到很好的統一。
上一篇:《甘棠》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甘認》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