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懷示鄰里》原文與翻譯、賞析
陳師道
斷墻著雨蝸成字①,老屋無僧燕作家。剩欲出門追語笑②,卻嫌歸鬢逐塵沙。風翻蛛網開三面③,雷動蜂窠趁兩衙④。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⑤。
【注釋】 ①蝸成字:蝸牛爬過后留下粘液痕,形狀屈曲如篆文,稱蝸篆。毛滂《玉樓春》:“泥銀四壁盤蝸篆。”②剩欲:頗欲。③網開三面:借用商湯祝網事。《呂氏春秋》:“湯見置四面網者,湯拔其三面,置其一面,祝曰:‘昔蛛蝥作網,令人學之,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④兩衙:據說眾蜂簇擁蜂王,呈屏衛狀,稱蜂衙。蜂衙有早晚二次。⑤容有:不復有。
【詩大意】 經雨淋濕的斷壁上,蝸牛爬來爬去留下一行行蝸篆;破舊的老屋因久無人住,任燕子隨意壘窩作窠。頗想走出屋外,和鄰人一起說說笑笑,卻厭惡歸來的時候,鬢角上留下塵沙。尚未結完的蛛網,被大風吹開了三面;驚雷振撼著蜂窠,恰在它們排衙的時候。南鄰多次以踏青相邀,我卻屢屢失約;如今突然想要賞春,只是已沒有未開的花了。
【賞析】 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元祐黨爭禍起,蘇軾被貶惠州,蘇黨黃庭堅、晁補之等相繼被黜。陳師道被目為蘇軾余黨,自然也未能逃脫被罷去官職(穎州州學教授)的厄運。此后數年,他一直住在家鄉徐州,窮愁潦倒,以讀書為事。這首詩正是寫于這一時期。
“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首聯寫住所的破敗,對仗工穩。斷裂的墻壁,破舊的老屋,標明住所的年久失修。斷墻上蝸牛爬過,留下密密麻麻的蝸篆;老屋內燕子往來,任意壘窩作窠,則顯示居室的久置荒疏。而“著雨”和“無僧”,則分別是“蝸成字”和“燕作家”的因由。蝸牛喜歡潮濕,所以在墻壁經雨淋之后,它們格外活躍,在墻上爬來爬去;同樣,也正因室中久無人住(僧是作者自況),燕子才得以在這里成了主人。但我覺得這僅是詩人的一種借口。房屋無人打掃,任燕子、蝸牛所為,其實正反映了詩人被貶后的心灰意懶。李清照詞中有“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鳳凰臺上憶吹簫》),正與此相近。所以首聯二句,不僅是寫住所的破敗零亂,亦寫人之心境。
頷聯“剩欲出門追笑語,卻嫌歸鬢著塵沙”,說外面塵土太大,為避免歸來時弄得滿頭塵沙,只好整日呆在屋中,不去和街坊鄰居說笑。其實這是詩人落寞心境的進一步展示。“塵沙”也未見得不是借口,沒心思與人湊熱鬧才是心中實情。
第三聯寫詩人所觀察到的春日物態:“風吹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蜘蛛在辛勤地結網,但風一吹,剛剛要結上的網開了三面,總也結不上;蜂兒簇擁在一起,剛剛要擺起“陣式”,卻在驚雷的干擾下,一片混亂。對蜂和蜘蛛觀察得如此仔細,自然是閑居無聊時才可能做的,但句中似乎更有一層深意:人要干一番事業,由于外界險惡環境的干擾,卻總也干不成。正像他在另一首詩中所感嘆的一樣:“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從少年到白頭,仕途坎坷,剛做了不久的州學教授,又被罷職了,他說不清心中是何種滋味。似乎可以說,此二句是前面四句所寫詩人心灰意懶的注腳了。當然此聯亦可作積極的理解:雖然風吹網開,但蜘蛛仍在不停地結網;雷動蜂窠,蜂兒仍在照常排衙。作為一個有骨氣、有抱負的詩人,怎么能那樣消沉呢? 雖然“百年先得志”,但“三敗未為窮”啊!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詩人最后透露出一種追悔莫及之意: 自己不該屢失南鄰賞春之約,至如今,欲要賞春,花兒卻都已開盡了。應該說結句的情緒是積極的,在痛惜之中,流露出詩人對美好春天的向往,對美好事物的期待。
上一篇:《無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普羅米修斯》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