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水龍吟》原文賞析
前題得“細”字
人生能幾相逢,百年四海為兄弟。舊時青眼,今番白發,年華隕涕。春更無情,拋人先去,楊花無蒂。況江程漸短,別期漸緊,須重把、蘭舟系。
幸自清江如砥,指黃壚、流鶯聲細。滄波如許,平蕪何處,明朝迢遞。何預興亡,不如休去,墻陰挑薺。且相期共看,蓬萊清淺,更三千歲!
這首詞“前題”的內容,在宋遠的詞中已經標出:“同滕玉霄(賓)、周秋陽(景)、劉尚友(將孫)、肖高峰(列)邂逅古洪,流連數月……題樟鎮華光閣志別”,他們以“重與細論文”詩句為韻,分韻填詞。五首詞,《元草堂詩余》及《詞綜》均選入了。這是一首惜別故人的詞。它寫與故人親密的關系,抒發了別易見難以及對舊好零落的感嘆。在對故人的勸勉與希望中還表現了作者回避現實的思想。在封建社會動亂年代的知識分子中,這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上片由相逢之不易寫到別前的難舍難分;下片由所見景物感嘆即將分手和對故人的勸勉與期望。
“人生能幾相逢,百年四海為兄弟”,開篇即扣住中心,敘相逢的難得?;谩睹献印贰八暮V畠冉孕值芤病本湟猓赋鲭m情同手足,長時間散處四方,難得相見。這一韻領起全篇,並暗示作者與故人是在天涯飄泊中重逢的,即宋遠詞序中所謂“南鴻北雁,感意氣之相期”,伏下文“江程漸短,別期漸緊”的感嘆。接著寫與故人的關系,重逢后嘆時光消逝的迅速?!芭f時青眼,今番白發,年華隕涕?!薄扒嘌邸庇萌罴隆x阮藉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待之。而嵇康來訪,乃對以青眼。(見《晉書·阮藉傳》 )此后謂對人重視曰“青眼”。“隕涕”,落淚?!对姟ば⊙拧ば≯汀罚骸靶闹畱n矣,涕既隕之?!边@三句指過去在一起時彼此曾以青眼相待,關系至密。于今都已年老,因年華消逝而悲傷落淚。它寫與故人的深厚友誼,這也是作者珍惜這次相聚的原因?!芭f時”二句,對仗工穩,朋友交情之深,分別時間之長,重逢的無端感慨,集中在這一聯中表達出來。接下便由怨別轉到怨春:“春更無情,拋人先去,楊花無蒂?!睔q月逝去,留春不住,而飄零的楊花又給這種怨春詞意的形象增添了一種凄迷。它既寫實景,同時也暗喻自己的飄泊無定,緊承“年華隕涕”而來。宋遠同題的《意難忘》詞中有“年易老,世無窮,春事苦匆匆”,正是以上兩韻意思的概括。但形象內涵不及此詞豐富。然而好景苦短,與故人邂逅時間短暫,分手在即:“況江程漸短,別期漸緊,須重把、蘭舟系?!边@是說,我們舟行的路程不長,分手的時刻即將到來,該再一次系舟多相聚一會兒了。從同題的幾首詞看,他們這次都是舟行客里邂逅相遇的。上片緊扣離別抒情,由相逢之難得到離別之難舍。寫相逢之難得正是為了突出離別之難舍。兩個感情層次相互補充,相互生發。
換頭承上片末寫所見情景,借景抒情?!靶易郧褰珥疲更S壚、流鶯聲細”?!靶易浴北咀裕緛?。“砥”,細滑平整的磨刀石,這里形容江水的平靜?!包S壚”,黃公酒壚(酒肆),用東晉王戎的故事?!妒勒f新語》載,王戎為尚書令時,一次乘車經過黃公酒壚,對隨從說:“吾昔與嵇叔夜(康)、阮嗣宗(籍)共酣飲于此壚……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焙蟊阋渣S壚作為懷念故舊、傷逝的故實?!傲鼹L聲細”活用李咸用“良朋在何處,高樹忽流鶯”(《春晴》)詩意,借以表達對故舊的思念。作者看到江水清亮而平靜,指著近邊的酒肆,聽那里傳來宛轉幽細的鶯聲,觸景生情。由酒肆聯想到黃壚,由黃壚想到流鶯,傷痛已故的朋友。“流鶯聲細”應上片“楊花無蒂”,點明暮春節候。它使讀者聯想到“暮春三月,鶯飛草長” 的美好景色。平靜的江面,美好的景色,正反襯作者此時內心的感情波瀾的起伏。于是由江水想到分手后前程的渺遠:“滄波如許,平蕪何處?明朝迢遞”?!皽娌ā保嗌?。“平蕪”,雜草繁茂的原野。“迢遞”,遙遠。這幾句說,象如此浩瀚的滄波,“平蕪”(滄波之外更遠的前程)在哪兒呢? 明天的旅程是非常遙遠啊。“明朝”句還包含有作者分手后對人生道路渺茫的感嘆?!笆终勑?,一樣飄蓬”(宋遠《意難忘》),“身世忽如葉,那自清渾” (肖列《八聲甘州》)。在這動亂的年代,他們相聚后都有同感。這里,把上片的惜別提高到另一感情層次,詞的內容深化了。以下轉入對故人的勸勉:“何預興亡,不如休去,墻陰挑薺”?!疤羲j”,釋清珙詩:“挑薺煮茶延野客,買盆移菊送鄰僧。”(《閑詠》)這里指過清貧生活。大約在相聚的故人中有去求功名的,作者認為處此時世,也無法挽救其危局,勸其休管“興亡”之事,還是回家過清貧生活的好。這和劉將孫詞“盡世外縱橫,人間恩怨,細酌休論” (《憶舊游》)思想有相通之處,劉詞含蓄,感情沉重一些。周詞字里行間多少還有一點憤慨情緒。歇拍是對故人別后再見的希望?!扒蚁嗥诠部?,蓬萊清淺,更三千歲?!薄芭钊R”,傳說中海上仙山?!芭钊R清淺”出自麻姑的傳說。事見《神仙傳》。據云東漢時仙人王方平降于蔡經家,召麻姑至。麻姑說:“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昔,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 ” (《太平廣記》轉引)“更三千歲”,又是三千年,極言時間過得迅速。這三句說,這很快的一段時間,蓬萊的海水清淺又將變為陵陸,我們相期再見,會看到這種變化,不必去管那些興亡之事了。借自然變化的規律來喻社會的變化,這是作者對當時現實、對人生的看法,也是他勸故人“墻陰挑薺”的原因。這三句是上一層意思的補充和發展。如果說上片重在寫別情,那么下片則由別情進一步寫對人生、對現實的感慨。盡管它的思想內容有消極因素,但明顯的時代烙印讀者仍然看得出來。
上一篇:《元好問·水龍吟》原文賞析
下一篇:《薩都剌·水龍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