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拜集(節選)》原文與翻譯、賞析
海亞姆
(1) 醒呀! 太陽驅散了群星,
暗夜從空中逃遁,
燦爛的金箭,
射中了蘇丹的高瓴①。
(8) 莫問是在納霞堡或在巴比倫②,
莫問杯中的是苦汁或是芳醇,
生命的酒漿滴滴地浸漏不已,
生命的綠葉葉葉地飄墮不停。
(12)樹蔭下放著一卷詩章,
一瓶葡萄美酒,一點干糧,
有你在這荒原中傍我歡歌——
荒原呀,啊,便是天堂!
(26)伊古以來的圣哲,
慣會說現世與天堂——
一朝口被塵封,自嘲莫解,
同那江湖的預言者流一樣。
(66)我遣我的靈魂通過不可見的世界,
走去繙讀些未來世的文章。
我的靈魂漸漸轉來告道:
“我自己便是地獄,便是天堂!”
(81)啊,你呀,你用劣土造人③,
在樂園中你也造出惡蛇;
人的面目為一切的罪惡所污——
你請容赦人——你也受人容赦!
(郭沫若 譯)
【注釋】 ①蘇丹:伊斯蘭教國家的統治者。 ②納霞堡:詩人誕生地,現伊朗霍臘散省一城市名。巴比倫:古代巴比倫國都,位于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畔。 ③你:指上帝。
【賞析】 “魯拜”,阿拉伯語,意即四行詩,是在波斯等地發展起來的一種古典抒情詩形式。這一詩體與中國唐代絕句極相類似:每首四行,每行五個音組,一二四行押韻或四行全部押尾韻。一些學者認為這種詩體與我國唐代絕句有一定的淵源關系。這種詩體出現于9~10世紀,11世紀中葉為繁榮時期,其中成就最大的詩人是歐瑪爾·海亞姆。19世紀英國學者兼詩人愛德華·菲茨杰拉德把他的詩譯成英文,很快就轟動了西歐,各種譯本不斷出現,詩集中的名句也常為人們引用,《牛津引語詞典》就選入了菲茨杰拉德譯的魯拜詩半數以上的詩句。
海亞姆的魯拜詩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響,首先是由于它明確透徹地表達出了詩人對人生、社會、宇宙、宗教等的獨特見解。11世紀的波斯,戰爭不斷,伊斯蘭教的傳播也是通過戰爭進行的,大批的人在戰亂中死亡,而他們死后無一人復活。詩人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他不能不對伊斯蘭教關于“真主”創世以及人有來世等說法產生懷疑,并最后給以否定;“啊,地獄之威脅,天堂之希望!只有一事是真——便是生之飛喪。”“花開之后永遠凋亡”,人的生命逝去了也永不再有,詩人認識到人的生生死死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人不是真主創造的,死后也不會被真主“召歸”,人同自然萬物一樣“來如流水逝如風”,因此,人無須追求來世的幸福,也無須為來世煩擾。他對從古以來慣會說現世與天堂的圣哲辛辣地諷刺道:“一朝口被塵封,自嘲莫解,同那江湖的預言者流一樣。”海亞姆對上帝也大加鞭撻:“你不是四處散布魔障,待我陷落后又加上我以罪名!”“啊,你呀,你用劣土造人,在樂園中你也造出惡蛇;人的面目為一切的罪惡所污——你請容赦人——你也受人容赦!”上帝原來并不是神圣的,他有時甚至是邪惡的,那么,人為什么還要對他盲目崇拜? 詩人真誠地勸告人們:“莫再為人神的問題播弄,明朝的憂慮付與東風。”
海亞姆不承認上帝,但他深感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你我的來而又去——大海里拋了個小小石頭。”人在大自然面前,在自己的命運面前,都顯得無能為力。這種悲觀情緒,加上他對來世的否定,自然就使他采取了現世享樂主義的生活態度。他意識到人生短促,“生命的綠葉葉葉地飄墮不停”,因此他要抓住現世的光陰,讓葡萄美酒“傍我歡歌”。“我輩是酒樽中的泡沫”,這透露了他悲涼的情緒。他自己已把信仰否定,他又不圖慕榮華富貴(他認為榮華也是空的,一切都將“匆匆離去”),他的人生追求就似乎失去了目標。他在自然科學特別是天文學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但他不愿讓“現世的光榮”束縛自己。他超然物外,希望自己過一種自由自在、飄逸蕭灑的生活。詩集中的第十二首高吟“荒原便是天堂”以及許多吟詠美酒的詩篇,讓人感到有似李白詩風。
海亞姆詩中表現出的否定來世,超然物外,追求現世享樂等思想都暗合了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西方世界的迷惘、苦悶情緒,而詩人吟唱的“生命的酒漿滴滴地浸漏不已,生命的綠葉葉葉地飄墮不停”,“天地是飄搖的逆旅,晝夜是逆旅的門戶”,“我自己便是地獄,便是天堂”,更讓人感受到一種現代意識。或者說,這些對人生奧秘的深刻揭示永遠具有現代意識,也永遠讓人品味不已。
海亞姆魯拜詩的巨大魅力還在于其形式的簡潔、凝練、明晰、透徹。詩人多從日常生活現象中取喻,以淺顯的語言準確地道出他的人生見解,如“啊,且惜今日,浮名于我何有,何有于遠方的鞺韃的鼓音!”詩人大量采用了酒漿、綠葉、鼓音、流水、風等意象,生動形象而又直率地表達出他的思想情感。他真誠地剖白自己,同時又明確地昭示世人,但他沒有生硬的說教。他詩中豐富的意象給了讀者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的余地。詩集第一首對晨光的描寫,不僅意象生動,擬人化描寫也使這些意象寓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各時代的讀者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尋找其中的象征意義。魯拜詩韻律嚴謹,短小活潑,易記易頌,這也是其在世界上廣為傳誦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飲馬長城窟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鷹之歌(節選)》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