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原文與翻譯、賞析
席勒
歡樂啊,美麗的神奇的火花,
極樂世界的仙姑,
天女啊,我們如醉如狂,
踏進你神圣的天府。
為時尚無情地分隔的一切,
你的魔力會把它們重新連結;
只要在你溫柔的羽翼之下,
一切的人們都成為兄弟。
合唱
萬民啊! 擁抱在一處,
和全世界的人接吻!
弟兄們——在上界的天庭,
一定有天父住在那里。
誰有那種極大的造化,
能和一位友人友愛相處?
誰能獲得一位溫柔的女性,
讓她來一同歡呼?
真的——在這世界之上
只要有一位能稱為知心。
否則,讓他去向隅暗泣,
離開我們這個同盟。
合唱
居住在大集體中的眾生,
請尊重這共同的感情!
她會把你們向星空率領,
領你們去到冥冥的天庭。
一切眾生都從自然的
乳房上吮吸歡樂;
大家都尾隨著她的芳蹤,
不論何人,不分善惡。
歡樂賜給我們親吻和葡萄,
以及刎頸之交的知己;
連蛆蟲也獲得肉體的快感,
更不用說上帝面前的天使。
合唱
萬民啊,你們跪倒在地?
世人啊,你們預感到造物主?
請向星空的上界找尋天父!
他一定住在星空的天庭那里。
歡樂就是堅強的發條,
使永恒的自然循環不息。
在世界的大鐘里面,
歡樂是推動齒輪的動力。
她使蓓蕾開成鮮花,
她使太陽照耀天空,
望遠鏡看不到的天體,
她使它們在空間轉動。
合唱
弟兄們! 請你們歡歡喜喜,
在人生的旅程上前進,
像行星在天空里運行,
像英雄一樣快樂地走向勝利。
從真理的光芒四射的鏡面上,
歡樂對著探求者含笑相迎。
她給他指點殉教者的道路,
領他到美德的險峻的山頂。
在陽光閃爍的信仰的山頭,
可以看到歡樂的大旗飄動,
就是從裂開的棺材縫里,
也見到她站在天使的合唱隊中。
合唱
萬民啊! 請勇敢地容忍!
為了更好的世界容忍!
在那邊上界的天庭,
偉大的神將會酬報我們。
我們無法報答神靈;
能和神一樣快樂就行。
不要計較貧窮和愁悶,
要和快樂的人一同歡欣。
應該忘記怨恨和復仇,
對于死敵要加以寬恕。
不要讓他哭出了淚珠,
不要讓他因后悔而受苦。
合唱
把我們的帳簿全部燒光!
和全世界的人進行和解!
弟兄們——在星空的上界,
神擔任審判,也像我們這樣。
歡樂從酒杯中涌了出來;
飲了這金色的葡萄汁液,
吃人的人也變成溫柔,
失望的人也添了勇氣——
弟兄們,在巡酒的時光,
請離開你們的座位,
讓酒泡向著天空飛濺,
對善良的神靈舉起酒杯!
合唱
把這杯酒奉獻給善良的神靈,
在星空上界的神靈,
星辰的合唱歌頌的神靈,
天使的頌詩贊美的神靈!
在沉重的痛苦中要拿出勇氣,
對于流淚的無辜者要加以援手,
已經發出的誓言要永遠堅守,
要實事求是對待敵人和朋友,
在國王的駕前要保持男子的尊嚴——
弟兄們,生命財產不足置惜——
讓有功績的人戴上花冠,
讓欺瞞之徒趨于毀滅!
合唱
我們要鞏固這神圣的團體,
憑著這金色的美酒起誓,
對這盟約要永守忠實,
請對星空的審判者起誓!
(錢春綺 譯)
【賞析】 本詩作于1785年,詩人通過對歡樂的歌頌,贊頌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
席勒少年時代就接觸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著作,逐步形成了反對專制、向往自由的激進思想。他自己的經歷也促使他對封建的專制制度不滿,渴望著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席勒13歲的時候,當地的最高統治者公爵就不顧他本人和家庭的意志,將他強行送進公爵創辦的軍事學校。席勒在軍校學習期間開始秘密創作反抗暴君的劇本《強盜》。后來《強盜》在曼海姆上演,受到熱烈歡迎。可是,席勒卻因未經公爵許可私自去觀看演出而被禁閉了兩個星期,公爵還禁止他繼續創作。席勒不堪公爵的壓迫,逃出了公爵統治下的斯圖加特。所以,席勒特別敏感地憎恨暴君的壓迫,憎恨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別,他在寫此詩前一年發表的劇本《陰謀與愛情》中,借女主人公路易絲之口說出了他自己的思想: 只有到人與人的“差別界限打破了的時候”,才是“人成其為人”的時候,也就是人們得到真正歡樂的時候。“一切的人們都成為兄弟”,“萬民啊! 擁抱在一處,和全世界的人接吻”,這種對平等、博愛精神的強烈渴望,成為了全詩的主旋律。
席勒的平等、博愛觀念帶有濃厚的理想色彩,這就是相親相愛的人們聚在一起,享有極大的自由,享有天國般的歡樂。席勒極力贊美和歌頌的歡樂,正是資產階級進步思想家在當時所夢想的自由精神。席勒像當時“狂飆突進”運動的其他參加者一樣,向往著盧梭提出的“返歸自然”的主張,也就是向往在沖破封建束縛之后恢復人的天然本性,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的主張。席勒在詩中把歡樂,即自由,看得高于一切:它是“堅強的發條,使永恒的自然循環不息”;它使“太陽照耀天空”,甚至使天體“在空間轉動”;它給予探求者以真理,給予殉教者以美德。席勒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封建神學的激進態度,在這里是再明顯不過的了。
席勒在詩中所用的語言氣勢磅礴,比喻雄偉壯觀,天上人間,日月星辰,無所不容,顯得瑰麗神奇,氣勢恢宏,具有一種鼓舞斗志,振奮人心的力量。它不僅內在地體現出了4年后震撼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的那種精神,而且包含著激勵人們向上的永恒的力量。這首詩被貝多芬采用到他的《第九交響曲》中以后,更成為了一支全世界人民極其喜愛的不朽的歌。
上一篇:《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正氣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