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 琴詞(黛玉)》
風蕭蕭兮秋氣深(1),美人千里兮獨沉吟(2)。望故鄉兮何處,倚欄桿兮沾涕襟(3)。山迢迢兮水長,照軒窗兮明月光(4)。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羅衫怯怯兮風露涼(5)。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遭兮多煩憂(6)。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7),思古人兮俾無尤(8)。人生斯世兮如輕塵,天上人間兮感夙因(9)。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10)!
【注釋】
(1) “風蕭蕭”句:描寫的是深秋蕭瑟景象。風蕭蕭,風吹過發出的聲音。《楚辭·九懷·蓄英》:“秋風兮蕭蕭?!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帮L蕭蕭兮易水寒。”秋氣深,秋天景色濃深,猶言深秋時節。
(2) “美人”句:描寫的是美人遠離家鄉的愁苦境況。美人,黛玉自喻。千里,非確數,極言遠離。獨沉吟,獨自沉思并喃喃自語(含孤單寂寞之意)。
(3) 沾涕襟:即涕沾襟,淚水沾濕了衣襟。
(4) “山迢迢”二句:描寫的是美人思念家鄉、思念父母,問照耀軒窗的明月光是不是和家鄉一樣的明月光。迢迢(tiáo),形容路途遙遠。軒窗,泛指窗戶。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子。
(5) “耿耿”二句:描寫的是美人思念家鄉,思念父母,心事重重,不能安睡,身體本來虛弱,更不勝秋寒的情狀。耿耿不寐,心中不安寧而睡不著覺。耿耿,形容心中不能寧貼。《詩·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鼻忧?,形容體質虛弱。
(6) “子之”二句:子,你。遭,遭遇。予,我。
(7) “之子”句:之,此,這?!对姟ぶ苣稀ぬ邑病罚骸爸佑跉w?!毖桑喈斢凇笆恰?判斷詞),用在句中,確指行為的對象。《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這里“相投”的對象是“(你與我的)心”。
(8) “思古人”句:古人,原來的這個人,這里指心中原來愛的這個人。古,舊,原來?!对姟ぺL·綠兮》:“我思古人,俾無尤兮。”俾無尤,使(我們)無怨無悔。俾(bǐ),使。尤,怨恨?!墩撜Z·憲問》:“不怨天,不尤人?!?br>
(9) “人生”二句:人生斯世,指人生一世。斯,這。天上人間,喻指前生今世。感夙因,感悟前生的因緣。夙(sù),舊有的,原有的。
(10) “感夙因”二句:不可惙,不可停止。惙,通“輟”,停止?!肚f子·秋水》:“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惙?!标懙旅麽屛模骸皭罚居肿鬏z?!彼匦?,純潔美好的心靈。陶淵明《移居》詩:“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比绾翁焐显?,怎么(才能)永遠像天上的明月。
【譯文】
風聲蕭蕭啊,秋天的景色濃深;美人離家千里啊,獨自沉思哀吟。遙望家鄉啊,不知在何處;我倚著欄桿啊,淚水沾濕了衣襟。
路途遙遠啊,阻隔的是山高水長;照我窗戶啊,可是家鄉一樣的明月光?心神不寧難以入眠啊,坐看天上的銀河渺茫;身體本虛弱穿著羅衫啊,秋風夜露寒涼。
你的遭遇啊,多么不自由;我的遭遇啊,多么的煩憂。你和我啊,生來心意相投;思念原來愛的這個人啊,使我們無悔無尤。
人生一世啊,有如輕輕浮塵;前生今世啊,感悟前生因緣。感悟前生因緣啊,不可以停止;純潔美好的心靈永遠像天上的明月!
【鑒賞】
浪漫的林黛玉,“灌溉之恩”,一生的眼淚償清;現實的林黛玉,自主婚姻,一生的追求絕望。黛玉絕唱歸本真,凄婉壯美傳千古
《紅樓夢》越劇電影中,黛玉臨終時唱:“我一生與詩書作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這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位才女對詩書的愛好、對作詩的興趣,這意義在于詩詞是黛玉一生命運的寫照,一生心路歷程的寫照,一生精神的安慰與寄托。
《葬花吟》、《代別離·秋窗風雨夕》、《桃花行》,《題(寶玉信物)舊帕三首》、《五美吟》、《琴詞》,我把它們合稱為“三哭”、“三嘆”,這是黛玉短暫一生中所作的許多詩詞中的重中之重的詩章。《琴詞》是最后一首詩,也是最后一嘆,是她的絕唱。作《琴詞》時,她還不知道這是絕唱,死神已經降臨到眼前了。黛玉無意中在書架上翻到一本琴譜,憶起小時候在揚州(父親任職地)曾“聽得講究過”,學過彈琴,于是便認真研讀起來。其時正好寶玉過來看望她,要她講講這方面的知識,她就詳詳細細地講開了,“說這些倒也開心,也沒有什么勞神的”,當時心情蠻不錯的。這天寶玉又來看望黛玉,丫鬟說姑娘早起喝了半碗粥,正在打盹,叫他過一會再來。寶玉轉到惜春處,妙玉也在,后要回去,但說久不來這里,回去恐會迷路,寶玉正中下懷,說“我來指引”。于是兩人同路出來,彎彎曲曲走近瀟湘館,忽聽得叮咚之聲,黛玉正在彈琴低吟,音調清切,吟的正是此首《琴詞》。兩人在山石上坐下來靜聽,妙玉邊聽邊講解給寶玉聽:從“侵”字韻第一疊轉到“揚”字韻第二疊……何以憂思之深也!里面又調了一回弦,妙玉驚奇:音調太高了……妙玉失色:音韻可裂金石矣,太過了,恐不能持久。正議論時,聽得“嘣”的一聲弦斷了。兇兆!妙玉被嚇得站起來就走,寶玉急問她“怎么樣”,她說“日后便知”?!肚僭~》果然成了黛玉的絕唱!之后,她連死了兩次:第一次是聽到丫鬟傳說外面人來做媒,寶玉定親,后來證實是誤傳,又活過來了;第二次也是聽到丫鬟傳說“寶二爺娶寶姑娘”,這次傳說證實是真的,就真的死去了。
如果說《琴詞》之前黛玉作的所有詩詞合起來反映她一生的命運、一生的心路歷程、一生的精神安慰與寄托,那么一首《琴詞》就概括了她一生的命運、一生的心路歷程、一生的精神安慰與寄托。黛玉一生悲劇命運、悲劇結局的起始也是關鍵是悲慘的身世:父母先后亡故,又無兄弟姐妹,從小孤苦伶仃,遠離家鄉投奔千里之外的外祖母家,寄居在賈府?!肚僭~》第一章內容就是訴說這種身世的。正如我在前面《桃花行》鑒賞中指出的,黛玉小時候的特殊經歷使她對父母、家鄉的思念特別深沉強烈。曹雪芹筆下無數次寫到黛玉思念父母、家鄉,寫到她孤凄悲愁的心境。高鶚筆下也寫到黛玉的此種思念、此種心境,可說是前后呼應,自然而且恰當。這年深秋九月的一天下午,探春、湘云、李紋、李綺來到瀟湘館看望黛玉,交談中外面起風了,透進來一陣香氣,黛玉隨口就說“好像木樨(桂花)香”,探春笑她總不脫南邊人的話,此時節何來桂花呢?黛玉說:“原是呀!不然怎么不竟說是桂花香,只說似乎像呢?”高鶚也是相當高明!就這么一個很平常的細節性描寫,將黛玉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父母、家鄉的心情表露無遺。探春等姐妹回去后,高鶚更有大段情景、心情的對比描寫,連晚吃的晚餐都吃了南邊來的五香大頭菜,將黛玉如何思念父母、家鄉,如何孤凄悲愁,表現得淋漓盡致。晚上黛玉又拿起寶釵的詩與附信看了兩遍,欲作和詩送去,于是作了《琴詞》,第一章就從自己的悲慘身世、遠離家鄉的孤凄悲愁的心境寫起。
《琴詞》第二章概括了黛玉遠離家鄉投奔外祖母,寄居在賈府以來的艱難處境與悲愁心情。黛玉跨進賈府大門時就記著母親對她說過的“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從那以后,曹雪芹如無數次寫到她思念父母、家鄉一樣,也無數次寫到她寄居在賈府的艱難處境。如寶釵與她結成知心朋友,建議她另請高手診治,建議她吃點燕窩粥,她就深感自己處境的艱難:請大夫,熬藥,人參肉桂,已經夠費事了,這回子又興出來要熬什么燕窩粥,即便老太太她們沒有話說,“那些底下的老婆子丫頭們,未免嫌我太多事了”。又說自己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那些老婆子丫頭們已經多嫌著呢,“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高鶚也寫到她的艱難處境:諸事不可以任意,言語不可以不避,無處不要留心。從某種意義上說,“處境艱難”概括了黛玉寄居在賈府的全部生活。黛玉思念父母、家鄉,愈覺得處境艱難,愈是孤凄悲愁;愈覺得處境艱難,愈是孤凄悲愁,愈加思念父母、家鄉,形成了惡性循環?!肚僭~》的第一章、第二章將這種惡性循環描寫得十分形象、深沉、深刻,使讀者真切感受到黛玉就在你的面前,在向你如訴如泣,無法不催人淚下。只一句“照我窗戶啊,可是家鄉一樣的明月光”包含了黛玉無窮無盡、難以形容的對父母、家鄉的深切思念;只一句“心神不寧難以入眠啊,坐看天上的銀河渺?!保桶痒煊窦木釉谫Z府的處境艱難,因此而產生的不安、悲愁,以致夜不能寐的情狀表現得異常形象、深沉、深刻;“坐看天上銀河”,“銀河渺茫”,包含了黛玉多少的思念與希望,失望與不安,悲愁與痛苦!留給讀者的想象極其豐富,留給讀者的唏噓感嘆乃是一部悲愴的交響樂?!吧眢w本虛弱穿著羅衫啊,秋風夜露寒涼”,是對前一句處境艱難、悲愁情狀的深化。黛玉的悲劇命運、悲劇結局由兩大因素組成:一個因素是與寶玉的失敗的愛情;一個因素就是處境艱難,思念父母、家鄉。這兩大悲劇因素致使黛玉本來虛弱的身體越來越差,病勢越來越嚴重,最后無藥可治;致使她的心境一直如蕭瑟衰敗的暮秋景象,一直似沉浸在苦寒的秋風夜露中。有專家不以為《琴詞》是黛玉在臨死前對自己作一番總結,但單從這一句看,總結意味多么濃重!
《琴詞》第三章概括黛玉與寶玉的愛情:兩個人的遭遇都不自由(因為都是叛逆者),都有煩憂;兩個人天生有緣分,彼此心意相投;兩個人的愛情堅定不移,始終如一;兩個人對彼此的愛情無怨無悔。有專家以為這第三章內容是寫黛玉與寶釵的關系,理由一為《琴詞》是對寶釵的詩與附信的回應,是和詩。誠然高鶚是這樣寫的,但怎么不能說是文學“準大師”高鶚的一種藝術手法,是必要的曲折呢?大凡優秀文學作品都不是直白的,都會讓讀者費思量,去想象、去推測,文學作品的魅力就在這里。再則,也沒有規定和詩一定要寫“我和你”的關系,只把“我”告訴你不可以嗎?寶釵的詩與附信主要寫的是自己,那么黛玉的和詩也寫自己,不是很自然合理的嗎?理由二為《琴詞》第三章用了“子”字,解釋為“你”,指寶釵。但是高鶚為什么不用“女”(汝)字,偏要用“子”字?須知在古代“子”字多用于對男子的尊稱。再看“不自由”三個字,用在寶釵身上不貼切,用在寶玉身上則是十分的貼切:無論從過去或現在來看,寶釵是很自由的,現在只是為哥哥的性命是否保得住而擔心,為母親的擔憂而憂愁苦惱;而寶玉作為叛逆者,與封建正統勢力以及與代表這一勢力的家長們格格不入,始終覺得不自由、不自在。我想曹雪芹也好,高鶚也好,都是文學大師,遣詞造句都是十分講究的,不會隨便使用一個字、一個詞。另外,持《琴詞》是寫黛玉與寶釵觀點的人,認為第三章中的“古人”即“故人”,作“朋友”解,指寶釵。其實“古人”解釋為“故人”也是不確切的,只有解釋成“原來的這個人”才確切。寶釵直至后來才與黛玉結成知心朋友,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朋友。只有寶玉“原來是”、“始終是”黛玉愛的這個人。
如上所分析,奉和只不過是黛玉作《琴詞》的形式,如寫成“黛玉不久就要死了,她要對自己作一番總結”這樣的內容,還有什么文學作品的味道!如果認為《琴詞》純粹是一首和詩,試想黛玉“一生與詩書作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所作的許多詩詞是她一生命運的寫照、一生心路歷程的寫照、一生精神的安慰與寄托,而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詩,卻是一首隨意、平常而無足輕重的和詩,又有多大意義?對象又是寶釵而不是寶玉,寶釵雖然跟她已經結成了知心朋友,但是在黛玉的心目中,寶釵怎可與寶玉相比,她活著就是為寶玉活著,死就是為寶玉而死,作為臨死前的絕唱,拋開寶玉而去“唱”寶釵,在情理上說不通!我想高鶚續書,怎么會拙劣到這步田地?所以萬不應該把高鶚的藝術曲折表現手法看成是直白敘述。實際上高鶚就安排黛玉作《琴詞》的用意先作了暗示。暗示之一是“舊物重提”。自從黛玉寫下《題(寶玉信物)舊帕三首》后,書中再也沒有提起過,這次卻提起了?!肚僭~》是晚上作的,動筆之前園內的風穿過樹枝嘩啦啦地響,黛玉說天氣冷了,問起雪雁晾曬衣服的事,叫她拿一件來披披。雪雁取來一個氈包打開,讓黛玉自己挑,“只見內中夾著個絹包兒,黛玉伸手拿起打開看時,卻是寶玉病時送來的舊薄絹子,自己題的詩,上面淚痕猶在,里頭卻包著那剪破了的香囊、扇袋并寶玉通靈玉上的穗子”。黛玉不看則已,看了則手里拿著那兩方手帕,“呆呆的看那舊詩。看了一回(會),不覺的簌簌淚下”。不消說,寶玉送舊絹帕、黛玉在上面題詩事,以及黛玉和寶玉兩個人之間發生的所有往事,酸甜苦辣一齊涌上黛玉的心頭,在腦海里像過電影一樣重演一遍。緊接著就是黛玉作《琴詞》。高鶚做出這樣的情節處理,難道是隨隨便便的嗎?這就是暗示啊!暗示之二是“聽者是寶玉”。第二天黛玉邊彈邊唱演練《琴詞》時,高鶚為什么安排聽者是寶玉?安排妙玉同來聽,因為寶玉不懂琴,需要別人給他講解。為什么不安排妙玉一個人聽?或安排別人聽,如寶釵正好過來看望黛玉聽到了?難道又是高鶚隨隨便便處理的嗎?這也是暗示啊,不,這簡直就是明示!
《琴詞》第四章是第三章內容的深化:黛玉、寶玉作為蕓蕓眾生中的兩個人,那是太平常不過了,從生到死不過就是浮塵飄過;但是黛玉、寶玉兩個人的愛情太不平常了,那是前生定下的因緣,今世相逢感悟,在感悟中相知相愛,結成生死愛情,這愛情太過純真、堅貞了,太過莊重、光明了;即便不能成眷屬,兩個人也要感悟前生因緣不停,相愛不止,生死不渝,兩個人純潔美好的心靈永遠像天上的明月!兩章內容乃是黛玉總結自己和寶玉的整個愛情過程,是如此的明顯!《紅樓夢》開卷第一回,曹雪芹不是以浪漫的手法介紹了黛玉、寶玉兩個人的前生因緣嗎?之后又不止一次描寫到能透露出兩個人前生因緣的事,以及彼此心靈感應即感悟的事;寶玉、黛玉是《紅樓夢》的男女主人公,寶黛愛情是《紅樓夢》的一條主線,也是重要內容。高鶚在黛玉一生中作最后一首詩時,讓她先回顧自己與寶玉的整個愛情過程,然后在詩中總結這個愛情過程,顯得那樣的必要,又是那樣的自然恰當,天衣無縫。
如本文開頭所說,黛玉的詩詞與她的生命融為一體,是她一生命運、心路歷程的寫照,一生精神的寄托。黛玉直接反映自己與寶玉的愛情詩,只寫了兩次共計四首,就是《題舊帕三首》及封筆之作《琴詞》,足見這四首詩在黛玉短暫一生中的重要地位與特殊意義。誠然,高鶚順著曹雪芹的意思,寶黛愛情是一個沉重的悲劇,將黛玉之死寫成她流干了眼淚,帶著天大的怨恨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高鶚又對寶黛愛情,對黛玉之死作了新的美好的詮釋。這使我想起中國的《梁祝》和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故事同是愛情悲劇,其實不一樣。正如文博專家陳鵬舉先生在《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五十歲》一文中所說的:羅密歐和朱麗葉一起死了,他倆沒有后來,只有活著的人為他倆悲傷,為愛情的生死不渝而感覺震驚和惋惜;梁祝是死而復生,化成了蝴蝶,春天里美麗的蝴蝶。陳先生又說:“羅密歐和朱麗葉終止了一段有關愛情的時間;梁祝把同樣的那段有關愛情的時間,轉化成一個永遠美滿的空間。”(《解放日報》2009年5月17日)同樣的道理,寶黛愛情有無《琴詞》中這樣的愛情總結,也是不一樣的。沒有這樣的總結,寶黛就“終止了一段有關愛情的時間”;有了這樣的總結,寶黛把“那段有關愛情的時間,轉化成一個永遠美滿的空間”。感悟真情不停止,純潔美好的心靈永遠像天上的明月!有了這樣的總結,千千萬萬的讀者不只為寶黛悲傷,為愛情的生死不渝而感覺震驚和惋惜,更為感悟人間真情的無價與永恒而欣喜,而受鼓舞!我想高鶚就是在這樣的“感悟”中才安排了“琴詞”這一情節,才讓黛玉把《琴詞》中與寶玉的愛情部分,寫得十分壯美。
上一篇:《柳絮詞五首》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白海棠和韻二首(湘云)》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