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原文與翻譯、賞析
關關雎鳩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參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輾轉反側⑩。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參差荇菜,左右芼之(12)。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3)。
【注釋】 ①關關: 雄雌二鳥相對而鳴的聲音。雎 (ju居)鳩:水鳥名。②洲:水中陸地。③窈窕 (yao tiao咬挑):美好的樣子。淑女:好姑娘。淑: 善,好。④君子:泛指未婚的男子。好逑 (qiu求):好的配偶。⑤參差(cen ci):長短不齊的樣子。荇(xing杏)菜:一種生在水中的植物,可以采來做菜吃。⑥流: 求,采摘,擇取。⑦寤 (wu悟): 睡醒。寐 (mei媚):睡著。⑧思服: 思念。⑨悠: 想著。哉: 語氣詞。⑩輾轉反側: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11)琴瑟友之:彈起琴瑟來表示對她的愛慕。友: 親愛。(12)芼(mao冒): 采摘,擇取。(13)鐘鼓樂之:敲鐘打鼓來使她歡悅。
【今譯】 “關關”一唱一和的雎鳩,
在水中的小洲。
那苗條秀美的好姑娘,
正是未婚小伙子理想的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
左右兩邊來擇取它。
那苗條秀美的好姑娘,
睡夢中也想看到她。
夢中看不到啊,
睜眼閉眼都把她想。
想念啊想念,
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到天亮。
長短不齊的荇菜,
左右兩邊來采摘它。
那苗條秀美的好姑娘,
我將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
左右兩邊來撈取它。
那苗條秀美的好姑娘,
我將敲鐘打鼓迎娶她。
(吳小林)
【賞析】 《關雎》 (屬于 《周南》) 是經過加工的一首民間戀歌,寫一個男子對一位漂亮姑娘熱烈的愛情追求。它在《詩經》中列為十五國風之始,三百篇之首,并非事出偶然。因為《詩經》所以被保存下來,除了音樂方面的原因外,和內容也有關聯。《關雎》中有“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辭句,很適于結婚時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起始纏綿悱惻、終乃喜氣洋洋的樂調,遂沿用為婚禮奏鳴曲。由于戀愛而“寤寐思服”、“輾轉反側”,本屬人之常情,故雖哀而并不傷;夫婦結婚原屬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違反封建倫常,故雖樂而不淫。三百篇的樂章既為統治階級所制定,當然要圖個吉利,把體現喜慶氣氛而又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作品列于篇首,這不僅符合他們本階級的利益,而且從人情之常來講,也是理當如此的。
關于此詩的分章,舊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每四句為一章,全詩共五章;另一種是分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三章各八句。從文義看,以后說為是。該詩第一章是總述,態度比較客觀。第二、三章則從男主人公方面落筆,先說他在未得淑女時思念之苦,連覺也睡不著;然后再說他于想象中得與淑女成婚之后,他將千方百計同她魚水和諧,使她心情歡樂舒暢。如果說第二章近于現實主義的描寫,那么第三章便帶有浪漫主義情調,抒情主人公被愛情獲得成功的美好前景陶醉了。
《關雎》 在藝術上擅用比興手法,這不僅表現在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開頭兩句上,而且也體現在“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寫上。所謂比興手法,特別是興,并非詩人在實際生活之外憑空找點什么來填塞入詩的,而是以目見耳聞的當前實際景物作為抒情媒介,順帶著產生了聯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一對在河洲上互相依偎著一唱一和的水鳥,自然會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尋找淑女以為配偶的強烈意愿。于此,全詩的開頭起到了很好的比興作用。“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 “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 “流”、“采”、“芼”是同義詞,都有 “尋求”、“采摘”、“擇取” 的意思。“流” 還兼有該字的本義,可理解為順著流水去擇取荇菜。至于 “芼”,宋人朱熹解為“熟而薦之”。此說頗有道理。在現代漢語中,特別是北京方言中就有用沸滾水把菜蔬“芼”一下的說法,即等水燒開后把生的菜放進去,“芼”之使熟,隨即撈出。所以,荇菜的從“流”到“采”,從“采”到“芼”,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荇菜的被采摘,猶淑女之被君子所選中。開始采時,在水中左一把右一把,順水撈來撈去,方向無定,一似男之求女,一上來還沒有找到明確目標,只能慢慢物色。及至 “采” 時,則目標已明,看準后便采到手了。既采之后,就要 “芼”它一下,使之成為可食之物,亦即是說只等婚期一到,共同生活便將開始了。這種比興手法的運用,既顯得真切生動,富有生活氣息,又有寄托遙深,言近旨遠之妙。
這詩另一個重要的藝術特點是言切而意婉。第一章還只是直往直來,連個小彎兒也不拐。但從第二章起,細節描寫增多了,開始有起伏波折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徹夜翻來翻去,睡不踏實,這的確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穩,就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戀愛時總是往樂處設想,于是他想到結婚時場面多么熱鬧,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諧,生活多么美滿幸福。這一切遐想,都是從“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失眠中幻化出來的。雖說是主觀的一廂情愿,卻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后來的劇作家代劇中人立言,講“愿普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反嫌說得太露; 而《關雎》的作者以豐富而圓滿的想象來填充眼前無法排遣的相思,則顯得深婉含蓄,更富有詩意。
上一篇:《蘭陵王》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兵車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