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原文與翻譯、賞析
紅豆生南國①,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②,此物最相思。
【注釋】 ①紅豆: 相思木所結子,也稱相思子。子生在莢中,有豌豆大小,微扁,顏色鮮紅或一端黑色,可鑲嵌在首飾上。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南國: 南方。②采擷 (xie): 摘取。
【詩大意】 紅豆生在南方,春天來了,不知它的新條能抽出幾枝?成熟時節,但愿你能多多地摘取,因為這東西最能惹起人們的相思。
【賞析】 古代傳說,一個年輕的男人因戍邊而死,他的妻子思念痛哭,死于紅豆樹下,因稱紅豆為相思子,紅豆樹為相思樹(見《古今詩話》)。小小紅豆,剔透晶瑩,顏色殷紅,古代詩人常將它入詩,或象征男女間熾熱的情愛,或表現朋友間誠摯的情誼。
王維早年寫的這首《相思》,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據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十六記載,“祿山之亂,李龜年奔于江潭,曾于湘中采訪使筵上”唱本詩及“清風明月苦相思”七絕,并說:“此皆維所制而梨園唱焉。”聽者無不動容。可知這首著名五絕在當時已被樂工譜曲傳唱了。
這首詩看似詠物,實為借詠紅豆以抒眷戀朋友之情,珍惜相思之意。因此,說它是一首抒情詩,更合乎情理。
小詩的首句就“紅豆”發意。“南國”,既為紅豆的產區,又是友人將往之地或留居之所。因為紅豆又名相思子,見紅豆輒易起相思之情,所以這樣開篇,不僅暗切題面,還能為后文托出題旨作好鋪墊。
次句“春來發幾枝”,承接得何等自然,詢問得又是何等親切! 南國風情,撩人之處當屬甚多,可問之處不少,詩人唯獨就此發問,不是情味深長么?王維頗長于這種技巧,“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這便是又一個精彩的范例。“發幾枝”就字面講,是指開花或抽條,而非指結實,所以“春來”似覺“秋來”為勝,況且“春”字還能給人們一種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意象。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花發在春,結實于秋,詩文的“多采擷”三字,是指到了秋天采其實之意,正所謂“壟畔相思子,迎風待客收”(郭沫若詩句)。那么,為什么要“多采擷”呢? 結句申說了理由,因為它是“最相思”的。言外之意是,希望“君”能見紅豆而相思,不要忘懷同自己的友誼。詩人如此叮嚀友人,也正婉曲道出自己對南國的這位知音是永記不忘的。
近人王文濡曾經評論過此詩,他說:“睹物思人,恒情所有,況紅豆本相思物! ‘愿君多采擷’者,即諄囑無忘故人之意。”(《歷代詩評注讀本》上)所評是切中肯綮的。
王維的小詩別具一格,不以華麗取勝,而以含蓄見稱,所表達的多為一種動人的情思。作者這首《相思》詩所流露的熱烈飽滿的情緒,正如紅豆的底蘊一樣;由活脫的章法、清新的語言所形成的這首詩的外在美,也如玲瓏剔透的紅豆那樣撩人喜愛。
上一篇:《登鸛雀樓》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相隔一層紙》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