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汪琬·送王進士之仕揚州序
諸曹【1】失之, 一郡得之, 此數十州郡之慶也。國家得之, 交游失之, 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吾友王子貽上, 年少而才, 既舉進士于甲第【2】, 當任部主事。而用新令, 出為推官【3】揚州, 將與吾黨別。吾見憾者方在燕市【4】, 而慶者已翹足企首, 相望江淮之間矣。
王子勉旃, 事上宜敬, 接下宜誠, 蒞事宜慎, 用刑宜寬; 反是罪也。吾告王子止此矣。朔風初勁, 雨雪載途。搖策而行, 努力自愛。
【注釋】
【1】 諸曹: 分職治事的官署叫曹。清時各部司官, 叫部曹。“諸”指多數, 這里有“一些” (官署) 的意思。
【2】 甲第: 唐時考進士, 經策全通的為甲第, 通四種以上的叫乙第。
【3】 推官: 官名, 元、明時各府置推官一人, 專理一府之刑名, 俗稱刑廳。清初沿襲, 不久廢去。
【4】 燕市: 指燕京, 京城。
【賞析】
王進士原名王士禛 (1634——1711), 因避清世宗胤禛諱, 改名士禎,字子真, 一字貽上, 號阮亭, 山東新城 (今桓臺縣) 人。順治十二年(1655) 進士, 做揚州推官起, 歷任翰林院侍讀和侍講學士, 直至尚書。他年輕時常和一些文人寫詩論文, 研求既久, 造詣日深, 成為清代著名文人之一。這是他剛中進士后, 受命出任揚州推官之際, 汪琬給他寫的一篇贈序。
文章起筆不凡, 以兩組排比開篇, 用三惜三幸兩相對比, 效果顯明,從而提出作者對王子真出任揚州推官的看法。古代考中進士的人可留在京城里當官, 可是王子真卻被派到揚州去當推官, 所以說盡管京城里的官署失去了這個人才,可是卻使一個郡得到了這個人才,這是值得幾十個州縣慶幸的事;國家有幸得到了治理州郡的人才,而常和他交游的人卻失去了朋友,這又是幾個士大夫引以為憾的事。有的惜失,有的幸得;幸者公而惜者私。細加推敲,(王進士)到揚州去當推官幸大于惜,所以這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這段議論表面是一般而言,實際是針對王子真的,這就對即將離京去揚州就任新職的朋友——王子真起到了慰藉和勉勵作用。
接著,在文章中用推測想象,進一步對王子真出任推官作出激勵。先贊揚王子真年輕而有才華,考中進士,并且經策全通,成績很好。一般可留在京城里當各部的主事官,而用新頒布的功令,卻委任他離開京城去揚州當推官,即將和京師諸友告別。作者行文至此,不無惆悵,而下文筆鋒突然轉折高揚,用“憾者”、“慶者”一組排比句兩相對照,回應上文。作者寫道:“憾者方在燕市,而慶者已翹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間矣。”一憾一慶,對比鮮明,用一組轉折復句十分形神畢肖、傳神阿堵地表現出來,堪稱神來妙筆。這將對王子真下決心、樹信心,愉快地離京去揚州就任推官之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鼓舞作用。
下文對王子真諄諄告誡,作出鞭策勉勵。告訴他:對上司應該尊敬,接待下級應該誠懇,凡事三思而行要謹慎,用刑要體恤民情宜寬大;如果背道而行,那就會發生過錯了。這幾句勉勵告誡的話,言簡意賅,語重心長,表達了作者對即將別去的友人的殷切關懷。
結尾寫景抒情。寫文之時,值王子真即將離京之際,大概恰逢初冬,所以說“朔風初勁,雨雪載途”,并情意深長地對他說:“搖策而行,努力自愛。”這段以景物描寫來烘托離別時的悲涼氣氛,也表現了作者對王子真寄以厚望和對他的深切關懷。
人生自古傷別離,離情別緒是歷代文人描寫不盡的主題之一。南朝詩人江淹曾作《別賦》,描摹各種各樣的離別情緒,開篇就說:“黯然銷魂者,離別而已矣!”又說:“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離別是令人感傷的,哀怨的,痛苦的。李白曾用:“白發三千丈,離愁似個長”的詩句來表達離別的哀愁;李后主(李煜)也寫過:“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的詞句。不過,也有很多好的詩文,不僅抒發了作者對友人遠離的惜別之情,也表現了豪邁灑脫的氣概。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途,兒女共沾巾;”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這篇汪琬寫的贈序,同樣具備感情真摯,氣概豪邁灑脫的優點。雖是散文,但簡潔明快,不落俗套。起始昂揚峻拔,結尾意境優美。情深意厚,并無“兒女態”,更沒“淚沾巾”;而是慰勉激勵。溢于言表,令人奮發,催人向上,僅在結尾以景物描寫來烘托了離別的悲涼氣氛,更深刻地表現了作者與王子真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此篇贈序雖為短制,卻咫尺興波, 情意綿長, 文中多處運用排比、對偶, 不僅句式齊整, 音節和諧,并使文章氣勢充沛, 有很強的感染力。
上一篇:《古文觀止·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韓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