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濱》原文與翻譯、賞析
宗白華
今夜明月的流光
映在我的心花上。
我悄立海邊仰聽星天的清響。
一朵孤花在我身旁睡了
我挹著她夢里的芬芳。
呵,夢呀! 夢呀!
明月的夢呀!
她在念夢里的情人,
我在念月下的故鄉!
【賞析】 宗白華出身書香門第,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有較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1920至1925年又經巴黎留學德國,研讀哲學和美學。東西文化的共同影響,哲學、文學的相互滲透,加上他本身的穎悟聰慧,使他的詩歌創作既具備德國小詩的精純,又具有中國詩詞的典雅。
這首詩作者創作于留學期間。詩歌借明月、星天、大海、孤花,一瀉作者身處月夜靜謐的自然中,內心所涌起的無限思鄉愛國之情。“今夜明月的流光,映在我的心花上”,把渺遠的自然收入自己思緒滾動的內心,讓清淳的月光做撫慰自己激動情緒的最好使者。在一輪明月的俯視下,詩人心境透明,“我悄立海邊,仰聽星天的清響”,逮住喧嘩的白天自然隱匿著的清韻,詩人遐思無限,愿意挹著孤花“夢里的芬芳”做自己最甜美的夢。這種自然和心靈的交融,使整詩充滿了神秘和空靈。這份人和自然的相互垂顧、凝睇,這份柔曼的情思,使詩人終于在無限的幽涼中生出難以抑制的熱愛,激情使他忘卻了冷月、星天、孤花的恬靜,發出“夢呀! 夢呀! 明月的夢呀!”的深情感嘆。“她在念夢里的情人,我在念月下的故鄉”,這最后兩句再次點化全詩自然和心靈互相感應互相融合的主調,明月夢中有甜蜜的情人,詩人夢中則有月下故鄉的恬美清影,是明月踏入了詩人的清夢,還是詩人闖入了明月的靈界? 或是他們共同擁有了心和自然的最親密接觸? 詩人借助于純凈自然給予的靈感,以其特有的敏慧,溝通了自然和心靈的聯系,借明月、孤花的甜夢寫出了自己對于祖國的神思夢縈。本詩也映現了宗白華詩作一向對于自然、人生的深沉摯愛。
此詩形式舒展自如,語言委婉清麗,文筆抒情而凝練,聯想豐富,感覺奇特,富有浪漫情調。以明月、星天構建全詩,形成的意境深邃渺遠。整詩押韻,音節自然和諧,具有白話新詩的優美。
上一篇:《丑奴兒》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中呂·山坡羊》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