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魏風·葛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①摻摻女手,可以縫裳。②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③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④維是褊心,
是以為刺。⑤
【注釋】 ①糾糾:纏結交錯貌。葛屨(ju據):葛草編的鞋。一般為夏天所穿。②摻摻:纖纖,柔細貌。③要:系衣的衣帶。襋(ji急):衣領。要、襋,兩字均用作動詞,謂縫衣帶和縫衣領。好人:美人。
④象揥(ti替):象牙制的發簪。⑤維:因。褊心:心胸狹隘。
【譯文】 纏纏結結的葛鞋,冬天勉強可以應付冰霜。纖弱的女子細手,正忙著縫制新衣裳。縫好衣帶又縫領,家主穿上暖洋洋。家主安享尊榮多愜意,扭捏作態、左閃右避,佩著象牙發簪好神氣。因為心胸太狹窄,所以寫首詩兒來諷刺。
【集評】 《毛詩序》:“《葛屨》,刺褊也。魏地狹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五)
宋·朱熹:“魏地狹隘,其俗儉嗇而褊急,故以葛屨履霜起興,而刺其使女疑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此詩疑即縫裳之女所作。”(《詩集傳》卷五)
今·陳子展:“今按,《葛屨》,最古之一篇《縫衣曲》。寄予縫裳女以無限同情,蓋民間詩人所作,采自歌謠。言女方受凍,葛屨履霜,以其纖手為人縫衣服。而好人服之,章身作態。”(《詩經直解》卷九)
【總案】 這是一首諷刺上層統治階級的詩歌。詩僅兩章,分別寫了兩個婦女形象。一個是侍候人的縫衣女,詩人“取其一點,不及其余”,只寫了人物的腳和手,便將其縫衣女的身份、伺候人的地位和貧寒艱辛的處境告訴了讀者。另一個是被侍候的貴婦人。她養尊處優,心胸狹窄,態度矜持。詩人落墨于對人物神情動作的特征性描寫。她的頭上佩著象牙發飾,一副安享尊榮的神情。縫衣女請其試衣,她卻扭捏作態,不理不睬。寥寥數筆勾勒,便使一個貴婦人驕橫傲慢的形象躍然紙上。整首詩全用賦體,前后兩章用對照手法,這同《國風》中常用的重章疊唱不同。篇末點明“是以為刺”的作詩宗旨.更是《詩經》中他詩所罕見。
上一篇:詩經《國風·檜風·羔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唐風·葛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