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蓀《喜劇世界》原文|注釋|賞析
報載好萊塢七日路透電: 喜劇明星卓別麟氏最近正在攝制新片《獨裁者》,他將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一為獨裁者、一為集中營的囚犯。據(jù)卓別麟氏自稱: “劇情當然與獨裁者有關(guān),但初旨乃在逗人發(fā)笑,目下政局適于喜劇題材,凡擁有過度之尊嚴與權(quán)力者,最后輒為他人嘻笑之目標?!?/p>
這真是對于當前政治局勢的一個頂好的諷刺。
我們只要一想到那副尷尬的面孔,就不禁會失笑的。正如卓別麟所說: “凡擁有過度之尊嚴與權(quán)力者,最后輒為他人嘻笑之目標。”這個政治舞臺上的丑角——希特勒,所擁有的權(quán)力就是屠殺,他也正是用屠殺來裝飾令人失笑的那副“尊嚴” 。
我們在另外一段國際電訊中看到,今天是德、奧合并的周年紀念,這位“政治的丑角”將親臨出席講演。我想,不管這位 “丑角” 講的是什么,它的內(nèi)容不外乎是 “朕到之處,必不使猶太有孑遺” ?!蔼q太”只是他們屠殺的一個借口,因之,他所到之處,不論 “猶太” 之有無,屠殺隨之而至,乃是必然之事。這個“丑角” 既要以屠殺來維持尊嚴,也就不得不 “象煞有介事” 的到處去找 “猶太” 了,這種扮演的結(jié)果,終不免“為他人嘻笑之目標” 者,因為人民的丑角揭露了那副隱藏在尊嚴后面的殺人丑態(tài)。
實例確實在目前的政局中頗為不少??磥硭坪跞底饑赖臋?quán)威,一經(jīng)指出,則盡如卓別麟所說的,頗“適于喜劇題材”也。我們的喜劇大師能夠從容地把那個政治舞臺上的丑角大大嘲笑嘻弄一番的緣故,正是在于他善于運用藝術(shù)的手段,揭露那丑惡的“尊嚴”,化為“嘻笑的目標”。
當我們看到報紙上渲染得堂而皇之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的所謂“反共軍事同盟”,說得天花亂墜,但見東也是烽火,西也是烽火。這個“軸心”木棒上懸著一塊招牌: “反共”。正如同那個丑角希特勒到處找尋“猶太”一樣,他們的宣言是: “吾人進行戰(zhàn)爭乃為反對共產(chǎn)國際,而非反對此等國家?!毙运街?,戰(zhàn)爭的烽火隨之而至,又豈止是“猶太無孑遺”乎?
斯大林在聯(lián)共(布)第十八次黨代表大會上曾指出這些“反共專家”的丑態(tài),他說: “侵略者老爺們就是想這樣來籠絡(luò)社會輿論的,雖然這明明是一套掩耳盜鈴的愚蠢把戲,因為要在蒙古沙漠上,在阿比西尼亞叢山間,在西屬摩洛哥密林中尋找共產(chǎn)國際底‘策源地’,是很可笑的?!?/p>
這就是在目前這個喜劇世界中,那些扮做尊嚴的權(quán)威的“政治丑角”們,終于成為他人嘻笑的目標,做為了喜劇大師的一個“喜劇題材”的必然的“命運”吧。
1939年3月14日
(1956年12月作家出版社版《喜劇世界》)
賞析 羅蓀作為一個文化戰(zhàn)士對時局有清醒的觀察能力,他的雜文可謂“感應(yīng)的神經(jīng),攻守的手足”。《喜劇世界》就是這樣一篇雜文。作品通過對卓別麟名言“凡擁有過度之尊嚴與權(quán)力者,最后輒為他人嘻笑之目標”的闡示,痛斥了一切法西斯政治丑角們的愚蠢和可笑。
作品開頭從大家喜愛的喜劇大師卓別麟說起,顯得親切自然,不動聲色。卓別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演出了喜劇《大獨裁者》,自稱“初旨乃在逗人發(fā)笑”,但是,由于“目下政局適于喜劇題材”,所以才諷刺了過度尊嚴與權(quán)力者。卓氏的話說得十分委婉,他故意把因果關(guān)系倒置,大概是為了躲避政治危險。照實說: 是因為當時的世界形勢是個喜劇世界,所以喜劇家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逗人發(fā)笑” 的作品。這篇雜文的立意就是從這里產(chǎn)生的。這里逗人發(fā)笑的丑角就是希特勒,他擁有的過度的權(quán)力就是屠殺。而用屠殺來裝飾“尊嚴”,這件事本身就荒唐可笑,那副嘴臉也就難以 “尊嚴”起來。同時,希特勒還以屠殺猶太人作為借口,裝出“象煞有介事”到處找猶太人的樣子,這就更加暴露其丑態(tài)之可笑。
文章的第二部分,開始第一句話便是“實例確實在目前的政局中頗為不少”,一個“不少”把上文所談的問題范圍拓寬了。于是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指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一切法西斯主義者。所謂“反共軍事同盟”的行徑也就是希特勒的放大而已。包括國內(nèi)發(fā)生的一次次“剿共”,不也是希特勒的放大嗎?作品解剖了一個希特勒,斥責(zé)了那些具備希特勒性格的一切法西斯主義者,運筆簡潔犀利。
文章最后以斯大林的尖銳論述作總結(jié),指斥一切法西斯主義者掩耳盜鈴的丑態(tài),引出了全文的結(jié)論和主旨。
這篇雜文最大的特點是反映現(xiàn)實及時而又深刻。論述問題圍繞著卓別麟的一句話,中心非常突出。在運用材料上選擇重點進行解剖,同時也旁及一切類似者。文章中的關(guān)鍵詞語“不少”、“他們” 、“那些”巧妙地顯示出作者譏刺的對象不是一個,而是一群。
上一篇:許立群《周瑜的死》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廖沫沙《嘲吳晗并自嘲》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