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雁
杜 牧①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②,長門燈暗數聲來③。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④。【注釋】
①杜牧:見《題武關》。
②仙掌:漢武帝為求仙而建的銅柱。
③長門:陳阿嬌失寵所居之所。
④菰(gū)米:一種水邊植物的果實。莓苔:一種屬薔薇科的植物;二者均為雁的食物。
【詩本事】
武宗會昌二年(842)八月,居住在塞北的回紇奴隸主貴族軍事集團,乘唐王朝腐敗之機,向南騷擾,大肆屠殺掠奪,使得邊地人民四處流散,無家可歸。詩人看到南遷的征雁,觸景興懷,寫下了此詩。
【賞評】
杜牧此詩通篇采用比興象征手法,骨力勁拔中帶著風華流美之致,堪稱經典之作。首聯若秋風掃過落葉,哀而蕭瑟。“金河”的秋天,胡人張開了弓弦,“云外”的鴻雁受驚而四散悲號,次句一“驚”一“哀”,情感細膩,刻畫入神。頷聯若寒冰漂過水面,冷而孤寂的天空中一只鴻雁獨自掠過長安城,它看到了同樣孤寂的“仙掌”與“陳阿嬌”,于是在如霜的月色里,它發出了聲聲哀鳴。“孤影過”與“數聲來”極妙,其中“孤”與“數”二字最好,孤寂的氣氛全從此二字中流出。頸聯是詩人對鴻雁關懷備至之辭,故鄉的胡騎紛紛多如麻,你們豈能再“逐春風”一一飛回?“須”字體貼入微,情感畢露。尾聯是詩人在為離鄉的鴻雁尋出路,不要再說什么“聲斷衡陽之浦”了,瀟湘之地雖人跡罕至,但畢竟還有“菰米”和“莓苔”可暫供其度日之需。
【詩評選輯】
①明·許學夷《詩源辯體》:七言《早雁》一篇,聲氣甚盛。
②清·陸次云《五朝詩善鳴集》:牧之之詠早雁,如鄭谷之詠鷓鴣,都是絕唱。
③清·楊逢春《唐詩繹》:此借雁而傷流寓也。
④清·胡以梅《唐詩貫珠》:三四絕佳,承“四散”而來。
上一篇:杜 甫《無家別》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盧 綸《晚次鄂州》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