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續麗人行并序》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宋]蘇軾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歌鶯啼空斷腸。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初破睡;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杜陵饑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后看。心醉歸來茅屋低,方信人間有西子。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傷春啼!
此詩屬新樂府。
從小序上我們知道此詩的創作動機是這樣引起的:作者在友人李仲謀家看到了唐代名畫家周昉的一幅畫,上面畫著一個宮女背面而立,正在打哈欠伸懶腰,畫得極為精致,這引起了作者的興趣,于是寫了這首詩。
題畫詩,按照常理應以原畫的內容和意境為準來進行描述與闡發。但是蘇軾的這首題畫詩卻迥然不同,而是馳騁想象,另立新意。特別是他把周昉的畫和杜甫的《麗人行》這兩個本不相干的作品,出人意外地牽合在一起,隨興之所至加以發揮,這種構思新穎奇特,有些類似現代荒誕戲劇的寫法。這種寫法出現在九百多年前的詩歌中,不能不使我們對作者的創新精神表示嘆服。
詩人想象畫上的宮女就是杜甫《麗人行》中的麗人之一,由此進一步展開想象與聯想,虛構了一些情節,還把杜甫也拉進去算作詩中的一個人物,想象可謂豐富奇特。因承《麗人行》之后,內容上又有一定“聯系”,故而命名為《續麗人行》;又因并非原畫之意,所以特說明是“戲作”。
本詩可分為畫面描寫、想象發揮與寓意三個部分,其中最能體現構思新奇特點的是第二部分。
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是詩人通過想象對畫面的描寫。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 燕歌鶯啼空斷腸?!边@四句寫出了特定的時間——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特定的地點一一深宮,沉香亭,這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共賞牡丹,李白為之題詩的地方,地點本身就富有詩意;特定的人物—剛剛睡起、薄施粉黛的美人,面對著燕歌鶯啼的明媚春光,她這個被“囚”于深宮的妙齡女子能不為傷春而徒然斷腸嗎?以上四句詩,字數不多,內容多么豐富。
“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初破睡;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欲”,想要,這里表示目的。 “風靡”,傾倒。這幾句主要是說明畫師這樣構思的目的,是為了畫出無窮意蘊來。這樣可以引起人們美好的想象:如果這位美人回過頭來嫣然一笑,定然傾國傾城,美麗非凡。陽城和下蔡都是楚國的地方。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寫一個女子很美: “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逼涿利惓潭瓤上攵?,詩中引用這個典故,是為了補充和闡發原畫的意境,突出這位宮女的美麗。
第九至十四句為第二部分,寫杜甫在長安水邊見到這位美人,也為之傾倒。詩中巧妙地借用了杜甫《麗人行》中的一些句意,從而把周昉的畫和杜甫的詩掛起鉤來。《麗人行》中有這樣的句子: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腰帶)穩稱身?!彼?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sush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蘇軾就引申開來,加以發揮。他寫道: “杜陵饑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后看。心醉歸來茅屋低,方信人間有西子?!倍帕暝陂L安東南,杜甫在這里住過,過著貧困的生活,故詩中稱其為“杜陵饑客”,說他眼中常露出寒光,騎著駑弱的驢子,戴著破帽,跟在富貴者的金鞍駿馬之后,也來到長安水邊游春,只是隔著花叢臨著水邊偶而能看到這位美人一眼,而且還僅僅是在背后看見腰肢,就這樣,杜甫也為之心醉神迷,回到低矮的茅屋后,才相信人間真有西施這樣的美女。當然,這位美人就是《麗人行》中寫的“背后何所見”那一位了。你看,正派的詩人杜甫也對畫中這位美人心醉起來,此女豈不格外美哉!應當說明,杜甫寫《麗人行》意在諷刺楊氏姊妹荒淫無恥的生活,并無對所寫美人心醉之意。《續麗人行》因是“戲作”,所以多有戲謔之意,并不符杜甫原意?!链?,詩人對周昉的畫的想象與發揮已經完成。
最后一部分是篇末兩句,這是本詩的寓意所在。 “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傷春啼!”孟光是東漢女子,貌丑,有德才,給丈夫梁鴻送飯時總是將盛食物的托盤舉到與眉齊的地方,表示尊敬,夫妻二人感情很好。這里是有意將孟光與畫中美女對比,說明宮女生活條件雖好,但精神空虛苦悶,哪里比得上普通人家的女子與丈夫感情和好,生活幸福呢?這里有對統治階級奢侈腐化生活的批判,也有對宮女的同情。
前邊極力寫畫中宮女之美,生活環境之好,還不惜把杜甫拉來作陪襯,就是為了給最后這個對比張本。如果說前邊情節近于荒誕、語涉詼諧的話,那么最后筆鋒一轉,則在對比中突出了正面寓意;所以應該說,除了構思新奇之外,寓莊于諧是本詩的另一個顯著特點。
上一篇:王惲《紫藤花歌并序》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縛戎人》原文|翻譯|注釋|賞析